诸老非前日,吾宗有若人。
大圭全粹质,劲柏挺长身。
仓卒完乡县,艰难寝战尘。
深惭铭笔短,未足永坚珉。
诸老非前日,吾宗有若人。
大圭全粹质,劲柏挺长身。
仓卒完乡县,艰难寝战尘。
深惭铭笔短,未足永坚珉。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文学家方回的作品,属于挽诗的一种。挽诗本身是一种哀悼之情的表达,这首诗通过对先人品德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顿的无奈与自责。
诗中“诸老非前日,吾宗有若人”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历史沧桑、英雄凋零的情感基调。"大圭全粹质,劲柏挺长身"则是对先人形象的描绘,以“大圭”比喻坚贞不屈,“劲柏”象征刚毅不拔,表明诗人对于这些英雄人物的崇敬。
接着“仓卒完乡县,艰难寝战尘”两句,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描绘了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仓卒"意味着突然之间,"艰难"则形容困苦,这里暗示着国家动荡、人民受难的时代背景。
末尾“深惭铭笔短,未足永坚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不足以完全传承和颂扬先烈之事迹的自责与遗憾。"铭笔"指的是镌刻,以此比喻诗人的文字创作,“深惭”则是内心深处的悔恨,显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才能有限、难以充分表达先烈伟绩的懊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无限崇敬,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深切忧虑。
过了重阳,寒惨惨、秋阴连日。
尚何事、满城风雨,漏天如泣。
点染一林红叶暗,飘萧三径黄花湿。
听敲门、忽有客三人,来相觅。时节好,夸橙橘。
儿女喜,分梨栗。罄一樽聊慰,老怀岑寂。
想像曾来神女赋,伤心似失文通笔。
破残年、催酿酒如川,长鲸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