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峰峦晓更青,凭江幻作虎头形。
荒祠苔印何人到,极浦潮回有客听。
骤雨挟同山鸟疾,狂风吹共海鱼腥。
黄庭阅后难成梵,九十滩音沸不停。
一角峰峦晓更青,凭江幻作虎头形。
荒祠苔印何人到,极浦潮回有客听。
骤雨挟同山鸟疾,狂风吹共海鱼腥。
黄庭阅后难成梵,九十滩音沸不停。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江边的壮丽景象,以一角峰峦为引子,巧妙地将其幻化为虎头之形,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动的生命力。荒祠苔印,虽少有人迹,却在潮水的回旋中,仿佛能听到远方客人的低语。骤雨与山鸟疾速同行,狂风携带着海鱼的腥味,共同构成了大自然的交响乐章。诗人在此之后,似乎难以将这份自然之美转化为梵音,而是让九十滩的流水之声,持续沸腾,永不消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思考。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思熟虑,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郑生结屋名书巢,岂欲巢居似巢父。
风南枝北两相忘,焉用缪绸开牖户。
我闻在昔巢父时,大道何曾立言语。
只从书契造文字,后来作者多如雨。
生今所藏竟何书,吾欲沧浪濯缨去。
尽令无用束高阁,坐使民风返淳古。
大宅何渠渠,昔时良宴同。
当户垂碧柳,夹道种青桐。
层轩不见日,高台还避风。
鸳鸯啑华沼,鹦鹉语雕笼。
伤心玉壶缺,过眼金谷空。
蘼芜怨春绿,舜华悲夕红。
衰草卧僵石,寒雨泣故丛。
人生意气得,惆怅难再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