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披秀振,羡词成星子,琅玕十幅。
还似楚骚传屈子,句里龙堂鳞屋。
削迹艰虞,擅场风雅,未遣中书秃。
何须哀怨,国香合在幽谷。
黄九秦七虽能,那如坡老,豪气尤堪掬。
侬向欢场歌苦调,终类季疵击木。
画壁垆头,题巾酒次,此事推君独。
穿云裂石,好将配入豪竹。
华披秀振,羡词成星子,琅玕十幅。
还似楚骚传屈子,句里龙堂鳞屋。
削迹艰虞,擅场风雅,未遣中书秃。
何须哀怨,国香合在幽谷。
黄九秦七虽能,那如坡老,豪气尤堪掬。
侬向欢场歌苦调,终类季疵击木。
画壁垆头,题巾酒次,此事推君独。
穿云裂石,好将配入豪竹。
这首清代王士禄的《念奴娇·其二》是一首词,以读曹顾庵学士五词为引,采用顾庵韵。词中描绘了华美的辞藻如同繁星点点,琅玕般的十幅画卷,让人联想到屈原在《楚骚》中的才情,他的诗句犹如龙腾凤舞,寓居于精巧的屋宇。词人赞美曹顾庵的才华,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风雅,未曾在朝廷中失去锐气。
接着,词人将曹顾庵与黄九、秦七等文人相提并论,认为曹的豪放不羁更胜一筹,他的作品如同苏东坡般充满豪情。词人自比在欢乐场合唱出苦涩歌曲的人,暗示自己也有类似季札的质朴和击节赞赏的能力。他推崇曹顾庵的独特之处,无论是壁上题诗还是酒后即兴,曹都展现出无人能及的才情。
最后,词人以“穿云裂石”来形容曹顾庵的词作力度,认为它们应该与激昂的音乐相配,如豪放的竹笛曲调,表达了对曹顾庵词作的高度评价。整首词充满了对才子的敬仰和对文学艺术的赞赏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