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共木皮,藉以延岁年。
疢疾应由我,修短固在天。
便欲御风去,其如至情牵。
留往总不易,寒风凄枕边。
韦编苦难读,平生愧众愆。
且乘尚健日,问膳高堂前。
草根共木皮,藉以延岁年。
疢疾应由我,修短固在天。
便欲御风去,其如至情牵。
留往总不易,寒风凄枕边。
韦编苦难读,平生愧众愆。
且乘尚健日,问膳高堂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的《杂诗二十二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命运、亲情以及读书的深刻思考。
首句“草根共木皮,藉以延岁年”描绘了自然界中草木相依,共同生长,以求生存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接着,“疢疾应由我,修短固在天”则表达了对疾病和寿命的思考,认为疾病可能源于自身,而寿命长短则是天定,体现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便欲御风去,其如至情牵”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但又因亲情的牵绊而无法实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留往总不易,寒风凄枕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即使在寒冷的夜晚,诗人也无法找到心灵的安宁。
“韦编苦难读,平生愧众愆”表明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与自责,认识到自己在道德上有所缺失,难以面对过去的错误。
最后,“且乘尚健日,问膳高堂前”表达了诗人珍惜当下,希望能尽孝道,照顾年迈父母的心愿,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慨,也有对自我与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
平湖淼淼望无穷,镜样圆规印碧空。
何异洞庭微叶脱,鸥波潋滟鲤鱼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