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名为《赠乐天》。从这几句话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等闲相见销长日,有也闲时更学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平淡相处,即使是久别重逢,也不过是一种日常的交往,没有过多的悲喜。同时,诗人在平静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如弹奏琴瑟,不仅仅是在消磨时光,更是在通过艺术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这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并非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而是选择性地关注,专注于那些真正能触动他内心的事情。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高冷和超脱,是诗人对于外界纷扰所采取的一种无为而治的处理方式。
总体来看,这几句话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不随波逐流的个性,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艺术创作和内心修养的重视。
琅玕出海底,枝叶何扶疏。
劲节贯冰雪,秀色凌云衢。
美人爱之不能舍,斸根封植当庭隅。
嘉实须期待鸾凤,长竿直欲钓鲸鱼。
门无俗客书几閒,清风环佩声珊珊。
令人脱凡骨,神游入玄关。
蓬莱只咫尺,谁谓难跻攀。
虚心可以通妙道,正气自足超尘寰,葛陂变化良非难。
片石摩挲久。记当时、恍榔庵内,宝同尊卣。
割取龙岩云一朵,洗尽纤瑕宿垢。
浑不是、涵星凤咮。
食芋著书非易事,望琼楼玉宇空回首。
鹦鹆眼,泪痕溜。铭词玺篆应俱寿。
七百年、枯棋小劫,圭棱依旧。
想到松烟挥洒日,常置先生座右。
在磨蝎宫中磨透。
不少西山柔脆质,党人碑、枉自刊元祐。
希世物,仗君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