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竹斋》
《种竹斋》全文
明 / 刘璟   形式: 古风

琅玕出海底,枝叶何扶疏。

劲节贯冰雪,秀色凌云衢。

美人爱之不能舍,斸根封植当庭隅。

嘉实须期待鸾凤,长竿直欲钓鲸鱼。

门无俗客书几閒,清风环佩声珊珊。

令人脱凡骨,神游入玄关。

蓬莱只咫尺,谁谓难跻攀。

虚心可以通妙道,正气自足超尘寰,葛陂变化良非难。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璟的《种竹斋》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竹林画卷。首句“琅玕出海底”以瑰丽的想象,写出竹子仿佛从海底深处生长出来,富有神秘感。接下来的“枝叶何扶疏”描绘了竹子繁茂的形态,展现出其生机勃勃的景象。

“劲节贯冰雪,秀色凌云衢”赞美了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和高洁的气质,即使在冰雪中也能保持挺拔,其秀美颜色直逼云霄。诗人借美人对竹的喜爱,表达了对高雅品格的向往,“斸根封植当庭隅”,意在强调竹子应被珍视并置于显眼位置。

“嘉实须期待鸾凤,长竿直欲钓鲸鱼”寓意竹子的果实象征着美好的未来,期待有贤德之人来享用,而竹竿的长直则寓言志向远大,希望能借此达成宏伟目标。接下来的“门无俗客书几閒,清风环佩声珊珊”则描绘了竹斋主人的高洁情操,只有清风与竹影相伴,生活宁静而超凡。

最后两句“蓬莱只咫尺,谁谓难跻攀”借用神话中的蓬莱仙境,表达竹斋虽近仙境,但只要拥有虚心和正气,攀登并非难事。全诗通过竹子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璟
朝代:明

(?—1402)明浙江青田人,字仲璟。刘基子。洪武二十三年拜閤门使,奏事有阙遗者,多所纠正。谷王就封,擢左长史。靖难兵起,随谷王归京师,受命参李景隆军事,兵败,归里。成祖即位,召之,托病不赴,遂被逮至京,下狱自经死。福王时谥刚节。博学知兵,尤深禅学。有《易斋集》、《无隐集》。
猜你喜欢

辟署后空地为菜畦·其一

公仪昔相鲁,园中拔其葵。

岂以士大夫,而学园夫为。

此语所见大,吾敢忘情规。

第念勤与俭,亦足箴官师。

粳田五十亩,傲吏恒有之。

食菹廿七品,廉士宁非宜。

区区意如此,疑为有识嗤。

寄语贤守令,吾志甘自卑。

(0)

题思源庄·其二

暮卷珠帘暑气收,临河亭子坐来幽。

照人一片空明水,风满垂杨月满楼。

(0)

康郎山怀古

白浪连天地,萧条战伐尘。

驱除民有主,割据尔何人。

百战艰穷寇,诸公解致身。

由来开创业,草木亦能神。

(0)

晚过塘山口见河柳离披感赋

无复江干小泊期,记曾相见憾迟迟。

十分宛转隋宫梦,一段萧骚灞上诗。

落日残鸦流水外,断云微雨暮帆时。

不知谁解《黄曲》,十月河梁又别离。

(0)

大文殊寺

五岳泰华衡恒蒿,出云降雨参神功。

此外灵区表绝胜,菩提娑树侔天宫。

普陀独镇巨澥中,峨眉鸡足西南雄。

妙吉祥居道场启,若非天眼焉能穷。

萦青缭白千万叠,须弥鹫岭遥相通。

风沙万里截紫塞,冰雪三伏浮苍穹。

十方三界来听法,龙王鬼伯相随从。

烟霄朝现应真像,刀仗夜伏修罗凶。

鲸钟鼍鼓互震吼,狮林鹿苑殷虚空。

窣堵波高飏铃铎,睺罗那厂开荒丛。

望海峰峦更奇伟,归墟赴壑连鸿濛。

洹沙净众得未有,梵呗响答千岩松。

忆自摩腾入中夏,昙鸾灵辨追前踪。

长者雨花撰合论,导师海墨分禅宗。

弥天并尽未来际,一切摄授归圆融。

生平梦游安得至,何幸万骑随飞龙。

登山入寺首瞻仰,已觉壮丽非人工。

狞狮狂象愁调御,华严楼阁森重重。

严寒渐退春意足,慈云慧日交曈昽。

南台中台次第到,水田万指咸趋风。

黄衣红帽亦密教,大宝所授薰修同。

山镫夜炬闻可见,愿乞加被昭颛蒙。

(0)

舆自山左折行达碧云寺

不徒而舆舍小舸,人肩上上山之左。

秋风吹草草益深,崔巍石戴土坎坷。

坎坷之土没深草,茇草如割草行果。

土高土低乱行脚,十余脚互草中跛。

苦寻芳菲愁靃靡,强逐町疃耐堀堁。

一峰才下一峰上,半趾刚平半趾颇。

虽喜孤松作前导,每疑碎砾其中叵。

我乎定志游在斯,塞翁冉■福与祸。

三天都降九子陟,无路吾游无不可。

今朝小试左股夷,何客肯为前足裹。

忽焉土中出数石,张牙啮人跃不堕。

僧来指之过此閒,高阁当空见灵璅。

我远见阁近不见,喜若捕蛇得珠颗。

大呼仆夫齐足力,转眼翠云亭著我。

琳琅四壁照眼读,刻画端庄间娿娜。

人来人去言空堂,水后水前送侧柁。

即看河边山下路,一线蚰蜒平以妥。

我入险来出必易,顷刻冰心息观火。

眼中敬亭已落手,且乞蒲团此兀坐。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