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日行殊倦,今宵漏倍长。
山幽非故里,月好是他乡。
烛影侵窗暗,泉声漱耳凉。
阶阴寒刺骨,不觉已霏霜。
廿日行殊倦,今宵漏倍长。
山幽非故里,月好是他乡。
烛影侵窗暗,泉声漱耳凉。
阶阴寒刺骨,不觉已霏霜。
这首诗描绘了旅人夜晚在异乡的独特感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自然描写。
首联“廿日行殊倦,今宵漏倍长”点明了长时间旅行后的疲惫感和夜晚时间的漫长,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颔联“山幽非故里,月好是他乡”通过对比故乡与他乡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突出了异乡的美丽与独特。
颈联“烛影侵窗暗,泉声漱耳凉”运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烛光昏暗,泉水潺潺,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
尾联“阶阴寒刺骨,不觉已霏霜”以寒气刺骨和霜降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与凄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旅人在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
风沙漠漠日色黄,粮车已驻青山傍。
山前泉流汲已竭,仆夫来告心遑遑。
或言草间地卑湿,其下或有坚冰藏。
闻者欣然争发取,果获积块凝寒光。
纷纷辇至竞烧爨,锤斧剖击声琅琅。
铜锅瓦釜试新火,顷刻俱成蟹眼汤。
煮雪曾闻瀹佳茗,消冰今见炊黄粱。
茶香仅能止渴吻,饭熟政喜充饥肠。
南人睹之自惊异,北客视此犹寻常。
谩将毫楮纪所见,要知朔土殊炎方。
周君手持梅花卷,访我求赋梅花歌。
几回展玩不忍舍,自觉满眼生阳和。
我家南海五千里,罗浮山下常经过。
翠禽无声春寂寂,花下独酌欢颜酡。
记曾乘骢度庚岭,喜有清致供吟哦。
千花万花饱霜雪,一树两树交藤萝。
亦曾西湖泛夜月,孤山玉立高嵯峨。
时闻暗香出修竹,又见瘦影横清波。
江南梅花看欲遍,胜赏不似罗浮多。
追思往事宛如昨,人间岁月惊飞梭。
临风抚景生浩叹,才薄奈尔梅花何。
玉堂相见定有日,且呼绿酒倾金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