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凿冰行》
《凿冰行》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风沙漠漠日色黄,粮车已驻青山傍。

山前泉流汲已竭,仆夫来告心遑遑。

或言草间地卑湿,其下或有坚冰藏。

闻者欣然争发取,果获积块凝寒光。

纷纷辇至竞烧爨,锤斧剖击声琅琅。

铜锅瓦釜试新火,顷刻俱成蟹眼汤。

煮雪曾闻瀹佳茗,消冰今见炊黄粱。

茶香仅能止渴吻,饭熟政喜充饥肠。

南人睹之自惊异,北客视此犹寻常。

谩将毫楮纪所见,要知朔土殊炎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陈琏在北方地区的一次独特经历——凿冰取水。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北方冬季严寒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场景。

首句“风沙漠漠日色黄”,描绘了北方冬季的荒凉景象,风沙弥漫,阳光也显得昏黄。接着,“粮车已驻青山傍”一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粮车停靠在青山边,暗示着这里可能是一个临时的营地或休息站。

“山前泉流汲已竭”表明泉水已经枯竭,人们不得不寻找其他水源。仆夫前来报告情况,表现了他们内心的焦急和不安。“或言草间地卑湿,其下或有坚冰藏”则引出了接下来的行动——人们猜测在低洼潮湿的草丛下可能藏有坚冰,于是决定去寻找并挖掘。

“闻者欣然争发取,果获积块凝寒光”描述了人们发现冰块时的惊喜之情。冰块被纷纷运回营地,随后被用来煮雪烹茶,以解决饮水问题。诗中提到“煮雪曾闻瀹佳茗”,说明在古代,人们就有利用冰雪煮茶的习惯。

“消冰今见炊黄粱”则指出了冰块被用于烹饪,制作食物。诗中特别提到了“茶香仅能止渴吻,饭熟政喜充饥肠”,强调了食物和饮品在寒冷环境中的重要性,它们不仅满足了生理需求,也带来了心理上的慰藉。

最后,“南人睹之自惊异,北客视此犹寻常”对比了南方人和北方人在面对这种生活场景时的不同反应,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而“谩将毫楮纪所见,要知朔土殊炎方”则表达了诗人对北方独特气候和生活方式的感慨,以及对北方土地与南方的不同之处的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北方冬季人们在极端环境下寻找生存资源的艰辛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题赵令穰秋村暮霭图四首·其一

远岫千重青似染,平林一望锦成堆。

回塘渔艇不归去,溪上数家门半开。

(0)

商寿岩山水图

老子胸吞几云梦,剩水残山藏妙用。

酒酣时把墨濡头,收拾乾坤作清供。

粉黛不写儿女颜,秃兔扫尽江南山。

孤峰拔地起千尺,凛凛秀色撑虚寒。

飞泉一道跃灵窟,古树千株舞烟骨。

小桥流水隔红尘,中有幽人卧茅屋。

众奇百谲鸟可名,笔力到处俱天成。

王维久死唤莫起,此画一出疑更生。

世人饮食鲜知味,淡里工夫属三昧。

屠门大嚼空垂涎,口不能言心自醉。

蹇驴驮我春暮时,观山仰面哦新诗。

垂杨修竹夹古道,忽有桃杏横纤枝。

浴沂风软摇轻袂,两过屏山滴烟翠。

数家篱落近横塘,牛背夕阳明远霁。

悠然对景心无穷,冥搜直欲收奇功。

贪爱眼前閒世界,不知身落画图中。

(0)

宫词十五首·其四

四海升平一事无,常参已散集诸儒。

传宣群玉看名画,先进开元纳谏图。

(0)

宫词十五首·其三

亲王上玺宴西宫,圣祚中兴庆会同。

争捲珠帘齐仰望,瑞云捧日御天中。

(0)

次程子英金陵怀古

桃叶桃根乐府词,江南千里旧封畿。

黄旗紫盖关兴废,东府西州有是非。

故苑半随秋草没,征帆犹趁暮潮归。

宝鞭夺得蛇矛断,梦破重营绕日晖。

(0)

梅花百咏·其六未开梅

重重椒萼护轻寒,不放春心一点閒。

可是花房芳信晚,故应缄密待春还。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