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红轮西坠,残霞照万顷银波。
江上晚景寒烟,雾蒙蒙、风细细,阻隔离人萧索。
又是红轮西坠,残霞照万顷银波。
江上晚景寒烟,雾蒙蒙、风细细,阻隔离人萧索。
这首元代白朴的《小石调·恼煞人(其一)》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江景图。"红轮西坠"和"残霞照万顷银波"形象地展现了夕阳西下时的壮丽景色,将落日余晖洒在广阔的江面上,犹如一片银色的海洋。接下来的"江上晚景寒烟",通过"寒烟"二字,渲染出傍晚的清凉与寂静,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
"雾蒙蒙、风细细"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迷茫与微凉,雾气笼罩,轻风拂面,使得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凄迷与孤寂。"阻隔离人萧索"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受,这种萧瑟的景象仿佛也在阻隔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人感到心情落寞。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寂之美。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