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矣有晋,时迈其德。受终于天,光济万国。
万国既光,神定厥祥。虔于郊祀,只事上皇。
只事上皇,百福是臻。巍巍祖考,克配彼天。
嘉牲匪歆,德馨惟飨。受天之祚,神化四方。
皇矣有晋,时迈其德。受终于天,光济万国。
万国既光,神定厥祥。虔于郊祀,只事上皇。
只事上皇,百福是臻。巍巍祖考,克配彼天。
嘉牲匪歆,德馨惟飨。受天之祚,神化四方。
这首诗是《晋天地郊明堂歌六首》中的第一首《夕牲歌》,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玄所作。诗中描绘了晋朝在天命的引导下,施行仁政,光照万国,使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
“皇矣有晋,时迈其德。”开篇即赞美晋朝如同帝王般伟大,其施行的德政深入人心。“受终于天,光济万国。”晋朝接受天命,以光明普照的方式救助了所有的国家,展现出其卓越的治理能力。“万国既光,神定厥祥。”万国在晋朝的治理下都得到了光明,神灵也确定了吉祥的征兆。“虔于郊祀,只事上皇。”晋朝对郊祀之事极为虔诚,一心侍奉上天。“只事上皇,百福是臻。”对上天的恭敬使得百福降临。“巍巍祖考,克配彼天。”祖先们的伟绩与天相媲美。“嘉牲匪歆,德馨惟飨。”美好的牺牲并非为了取悦神灵,而是因为晋朝的美德让神灵感到满足。“受天之祚,神化四方。”晋朝接受了天赐的福泽,神灵的力量遍及四方。
整首诗通过赞美晋朝的德政和对天命的敬畏,展现了诗人对晋朝盛世的向往和颂扬。傅玄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将历史与神话相结合,构建出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理想政治和道德的追求。
便从山径趁芳菲,为问参军白板扉。
才羡玉麟机独敏,筵邀金马客原稀。
娇娥半额花为国,宝鸭沉香月满帏。
按节夜凉心已适,白云偏爱逐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