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姚雪庵·其四》
《赠姚雪庵·其四》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打开宝藏任人舁,湘浦张帆亦是痴。

一物等閒无物过,莫从国外问波斯。

(0)
鉴赏

这首诗以“赠姚雪庵(其四)”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打开宝藏任人舁”,以“宝藏”比喻人生的丰富资源与机遇,而“任人舁”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资源与机遇被人们随意取用的情景,暗示了人生的多样性和选择的自由性。

次句“湘浦张帆亦是痴”,通过“湘浦”这一地点的设定,联想到湘江流域的美丽风光,而“张帆”则是准备启程、追求梦想的象征。然而,“亦是痴”则表达了对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困惑或误解的反思,暗示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迷茫与不解。

第三句“一物等閒无物过”,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价值的探讨。这里的“一物”可以理解为任何看似平凡的事物,而“等閒”则强调了这些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忽视。诗人通过这句话提醒我们,看似平凡的事物其实蕴含着不凡的价值,鼓励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意义。

最后一句“莫从国外问波斯”,以“波斯”这一遥远国度作为象征,意在告诫人们不要盲目追求远方的未知,而应珍惜眼前,从日常生活和身边的事物中寻找智慧与启示。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主义价值观的坚持,倡导了一种脚踏实地、关注当下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藏、湘浦、一物以及波斯的象征性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追求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珍惜眼前、脚踏实地生活的哲学理念。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沈乙庵先生以新刻陵阳倚松二集见赠索诗

堂堂青石牛,重负万钧去。

八风作日用,几辈仍此度。

无益遣有涯,何缘得依据。

饮水图满腹,双井一杯露。

风雨不予违,婉娈同寐寤。

深冥千仞溪,滑坡留一步。

东轩一老人,启我开径路。

欲尝初滴源,派流兹可溯。

韩饶并高音,寂寞伤遗著。

潜幽七百载,乍见乃如故。

陵阳自得师,臭味不差误。

倚松颇早计,一偈了灾惧。

万古身后前,片羽资感慕。

要知薪火传,杲杲初无住。

无隐有心香,百世犹旦暮。

何用惜夏高,无言同此趣。

(0)

以京师菊种寄养苏堪园中托之以诗

辛苦微根北海移,春深无地插新枝。

何缘庭下依高密,为爱诗中有义熙。

托命孤芳能几许,招魂终古与为期。

使君不惜阶盈尺,傥待秋来一展眉。

(0)

咏怀·其二

翳翳园中桑,过夏无人采。

夕阳黯平芜,轻筥将何待。

春阳二三月,游女如云夥。

苔花上鸳机,毛羽生光彩。

愿君勿缫丝,丝胶固难解。

质灭会有时,性结终不改。

(0)

同苕雪游慈仁寺看双松

双松足壮帝京色,可惜看松人已无。

天上孤云长独往,域中奇气此能图。

翻风动日僵龙起,屈铁回枝衲臂枯。

暂洗尘沙一趺坐,沉泉悽怆上毡毹。

(0)

钟模石

兹山非石钟,留最钟模冷。

山空钟未鸣,令人发深省。

(0)

猫儿石

休嫌不捕狸,局足巉岩下。

见说死猫头,无人能著价。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