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长烟际,钟鸣寺已昏。
山僧归去晚,和月扣松门。
漠漠长烟际,钟鸣寺已昏。
山僧归去晚,和月扣松门。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其三)烟寺晚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中傍晚景象。"漠漠长烟际"形象地展现了远处弥漫的轻烟,营造出一种迷茫而神秘的氛围。"钟鸣寺已昏"则点明了时间,寺庙的钟声在黄昏时分悠扬响起,增添了寂静中的禅意。
"山僧归去晚"进一步描绘了僧侣们结束一天的活动,悠然归寺的情景,晚归的僧人与月色相伴,"和月扣松门"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他们踏着月光,轻轻敲击松木门扉的画面,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寂生活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寺晚景,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禅意之美。
人逢胥吏面,唾欲捣其胸。
伤哉彼何罪,造化生蛇虫。
田宅世无有,妻孥腹屡空。
人家词讼起,踊跃时命通。
天性本怀恶,煎熬仍怕穷。
得钱即欢喜,道理那能公。
州府珍宝馈,县官筵席供。
吏赃黥且死,州县多宽容。
三尺既虚设,民冤诉高穹。
高穹不垂耳,官吏屋俱丰。
人皆爱酒如金珠,我独畏酒如毒荼。
人皆爱饮醉不醒,我独不饮常惺如。
我若饮兮人不同,一饮三百斛,再饮三千钟。
我若醉兮人莫比,上以天为冠,下以地为履。
有时醉登楼,倚阑一笑江山愁。
有时醉吟诗,烟云满壁龙蛇飞。
有时醉起舞,莫邪出匣金莲吐。
我欲气兮斗可撞,我欲力兮鼎可扛。
我欲志兮吞云梦之八九,我欲历兮眇天地之四方。
天地生我性不饮,我若饮时安得有酒如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