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叶落季鹰船,朔野霜横白雁天。
三楚楼台馀梦泽,两京形势自甘泉。
采云帐幄泠风满,琼树花枝璧月圆。
本是宣光中兴日,腐儒长夜泣遗编。
吴门叶落季鹰船,朔野霜横白雁天。
三楚楼台馀梦泽,两京形势自甘泉。
采云帐幄泠风满,琼树花枝璧月圆。
本是宣光中兴日,腐儒长夜泣遗编。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秋感六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吴门叶落季鹰船”以吴门(苏州)的落叶和北地(季鹰归乡)的典故,寓示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与思归之情。次句“朔野霜横白雁天”描绘出北方严寒的景象,白雁南飞,象征着诗人的流离失所。
“三楚楼台馀梦泽,两京形势自甘泉”通过三楚之地(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楼台和昔日长安、洛阳的繁华,对比现实的衰败,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和对当前局势的忧虑。“采云帐幄泠风满,琼树花枝璧月圆”运用华丽的意象,描绘出梦境般的奢华,与现实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最后两句“本是宣光中兴日,腐儒长夜泣遗编”,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正值国家中兴之际,却只能在长夜里为前朝遗书哭泣,表达了对盛世不再的哀叹和对自己才华无处施展的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忧国情怀和个人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