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理寻常岂不如,奈何人不反思之。
故应指掌从君示,想亦于斯勿更疑。
此理寻常岂不如,奈何人不反思之。
故应指掌从君示,想亦于斯勿更疑。
此诗节选自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论语绝句》。这四句话是对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论语》的进一步阐释和赞美。在这里,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常理或普遍真理的探寻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人们不够重视这些基本道德原则的担忧。
"此理寻常岂不如" 这一句表明诗人认为某种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应当被人们所接受。"奈何人不反思之" 则表现了诗人的无奈和批评,因为这些普遍真理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和思考。
"故应指掌从君示" 这句话中,“指掌”意指直接、明确地展示或教诲,而“从君示”则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孔子的教导来引领人们。最后一句 "想亦于斯勿更疑" 强调了对这些道德原则的信任,不应再有更多的疑虑。
这四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儒家思想的尊崇,以及对于传播和实践这些理念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切,希望通过提倡孔子的教诲来改善人的行为和社会风气。
形类何纷糺,耳目亦难悉。
炎方气候殊,草木更杂出。
曾笺柳柏名,于焉辨其实。
两树合成身,贞心而脆质。
袅袅亦森森,凉月徘徊入。
拜舞低趁风,阴翠凝如湿。
莺燕弗错投,鸾凤肯妄集。
我来古塔畔,寻思久伫立。
岂抱衰季心,不敢倚孤直。
弄姿霜霰中,兹理谁能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