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客作瘦猿影,屋作空山画苔静。
尔花冷苦当怨秋,翻似春鬟列修整。
明廊疏竹嫩云飘,斜日纤蛩独梦醒。
颇矜夕烛悬百枝,那识天霜下千顷?
吾家柴门溪水深,钓竿低拂万丈岑。
烟色不挂飞鸟眼,露香但匿穷士心。
离骚谁解屈原赋,此院未宜陶潜琴。
自怜憔悴溷尘俗,葛衫九月西风侵。
两三客作瘦猿影,屋作空山画苔静。
尔花冷苦当怨秋,翻似春鬟列修整。
明廊疏竹嫩云飘,斜日纤蛩独梦醒。
颇矜夕烛悬百枝,那识天霜下千顷?
吾家柴门溪水深,钓竿低拂万丈岑。
烟色不挂飞鸟眼,露香但匿穷士心。
离骚谁解屈原赋,此院未宜陶潜琴。
自怜憔悴溷尘俗,葛衫九月西风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许氏园中菊花盛开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的静谧与生机。诗人以“两三客作瘦猿影”开篇,巧妙地将访客比作瘦削的猿猴,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屋作空山画苔静”,进一步渲染了园子的幽静,仿佛是自然界的隐秘角落。
“尔花冷苦当怨秋,翻似春鬟列修整。”这两句将菊花的冷艳与苦涩比喻为女子的春发,既表现了菊花在秋风中的坚韧,也暗示了它们对季节更替的无奈。随后,“明廊疏竹嫩云飘,斜日纤蛩独梦醒”,描绘了园中竹林与天空的和谐画面,以及夕阳下虫鸣的宁静,构成了一幅动与静交织的画面。
“颇矜夕烛悬百枝,那识天霜下千顷?”这两句表达了对园中奢华与自然严酷的对比,暗示了繁华背后的孤独与寂寞。最后,“吾家柴门溪水深,钓竿低拂万丈岑。烟色不挂飞鸟眼,露香但匿穷士心。”诗人以自己的家园为喻,展现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和对比,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意味,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广文著书不窥园,刻杯以玉露以繁。
澹乎不蹑俗士驾,雅意要令吾道尊。
那知韩赋李有花,常以博士居四门。
老夫却欲来不速,但恨人静钟鸣昏。
明朝未必遽零落,往看花上春风喧。
更语宗文与宗武,诗成入耳宜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