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从何处贩鲜来,妾亦采菱溪上归。
相并船头打两桨,莫教溅浪湿侬衣。
郎从何处贩鲜来,妾亦采菱溪上归。
相并船头打两桨,莫教溅浪湿侬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浪漫情调。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捕捉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水上劳作与嬉戏的情景。
“郎从何处贩鲜来”,开篇以问句形式,引出一位男子驾船而来,他可能是一位渔夫或贩卖海鲜的小商贩,从远方带着新鲜的货物归来。这句不仅勾勒出人物形象,也暗示了江南水乡丰富的物产资源。
“妾亦采菱溪上归”,紧接着描绘女子的形象,她也在溪边忙碌,采摘菱角,随后归家。这一句通过“亦”字,强调了男女双方的共同活动,体现了他们生活的和谐与默契。
“相并船头打两桨”,描述了两人相遇的情景。他们并肩坐在同一艘船上,各自划动着船桨,共同维持船只的平衡与前进。这个细节不仅展现了他们的亲密关系,也体现了他们合作无间的默契。
“莫教溅浪湿侬衣”,最后两句表达了女子对保持衣物干燥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温馨的互动。这句话既体现了女子的细心与体贴,也暗示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人民简单而幸福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水乡之中。
不饮鹿溪水,弹指俄三秋。
鹿溪多诗人,云集十宜楼。
平生与我好,夺帜骚坛游。
相思命驾访,岂惮道里悠。
主人今陈遵,爱客投辖留。
别情未及叙,满案罗珍羞。
嘉宾联袂至,入座偕应刘。
洪生老祭酒,最初交契投。
文笔雄绝岛,万物困雕搜。
赠我锦绣篇,高唱不可酬。
席罢复纵谈,煮茗南窗幽。
焚香读古书,披图看地球。
方今东西帝,争长挥戈矛。
海天风鹤时,雅会宁易求。
诸君舞长剑,余欲歌箜篌。
时事日以非,天道与群酋。
东北望绿江,遥遥战云浮。
角上斗蛮触,中华一蜗牛。
城火及池鱼,此事可隐忧。
六鳌负员峤,久沉弱水流。
窃恐卖卢龙,更有一田畴。
谋臣空满朝,未闻借箸筹。
吾侪亦何为,新亭泣楚囚。
两国方用兵,算缗及车舟。
入笼鸟虽饥,一饱焉敢谋?
但愿昆明灰,莫再飞瀛洲。
亲友长相保,无事到白头。
《十宜楼夜集作》【清·林朝崧】不饮鹿溪水,弹指俄三秋。鹿溪多诗人,云集十宜楼。平生与我好,夺帜骚坛游。相思命驾访,岂惮道里悠。主人今陈遵,爱客投辖留。别情未及叙,满案罗珍羞。嘉宾联袂至,入座偕应刘。洪生老祭酒,最初交契投。文笔雄绝岛,万物困雕搜。赠我锦绣篇,高唱不可酬。席罢复纵谈,煮茗南窗幽。焚香读古书,披图看地球。方今东西帝,争长挥戈矛。海天风鹤时,雅会宁易求。诸君舞长剑,余欲歌箜篌。时事日以非,天道与群酋。东北望绿江,遥遥战云浮。角上斗蛮触,中华一蜗牛。城火及池鱼,此事可隐忧。六鳌负员峤,久沉弱水流。窃恐卖卢龙,更有一田畴。谋臣空满朝,未闻借箸筹。吾侪亦何为,新亭泣楚囚。两国方用兵,算缗及车舟。入笼鸟虽饥,一饱焉敢谋?但愿昆明灰,莫再飞瀛洲。亲友长相保,无事到白头。
https://shici.929r.com/shici/fnPkM4W.html
肠断春知否?为春来无端惹起,伤春情绪。
旧院回头荒寒甚,更苦连番雷雨,讶草甲兰芽争吐。
速制崔郎幡五色,莫金铃留待他家护。
蜂蝶闹,向谁语?
一湾银汉红墙路,销葳蕤曲池小菀,春应知处。
何时艳阳时节到,芳讯沉沉如故。
却恨不催花击鼓,倚遍阑干风正恶,把春愁付与流莺诉。
春不管,日将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