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四首·其二》
《即事四首·其二》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发秃怜毛颖,才供米帛谋。

才疏无可用,身老更何求。

燕语催春事,花飞恼客愁。

行藏犹首鼠,归梦绕沧洲。

(0)
注释
发秃:形容头发稀疏。
怜:怜惜。
毛颖:毛笔的代称,这里指代自己。
米帛:粮食和布帛,代指生活所需。
才疏:才能不足。
无可用:没有用处。
身老:年老。
何求:还需要什么。
燕语:燕子的叫声。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事务。
花飞:花瓣飘落。
客愁:旅人的忧愁。
行藏:行动和隐退,比喻人生的进退。
首鼠:犹豫不决,像老鼠一样。
归梦:思乡之梦。
沧洲:水边的洲渚,常用来指代故乡。
翻译
头发稀疏怜惜毛笔尖,只为了换取衣食打算。
才能有限无所用,年老体衰更何需。
燕子呢喃催促春天的到来,落花飘零让旅人忧愁。
进退两难如同老鼠,归乡之梦绕着水边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年时的感慨和无奈。"发秃怜毛颖,才供米帛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青春不再、才华也已衰退的哀伤,同时反映出他对于生活所需的艰辛追求。"才疏无可用,身老更何求"则是深化了这种感慨,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已经稀少,再加上年岁已高,更感到无从追求其他的目标或欲望。

"燕语催春事,花飞恼客愁"中“燕语”指的是燕子的叫声,而在中国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而"花飞恼客愁"则是说春天的花朵纷纷扬扬,让在外漂泊的游子(即“客”)感到更加苦闷和怀念。

最后两句"行藏犹首鼠,归梦绕沧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境遇。"行藏犹首鼠"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隐匿行踪的举动比作老鼠一样的小心翼翼,这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而"归梦绕沧洲"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沧洲"常用来指代遥远的地方或理想中的安身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晚年对于生活、才华、时光流逝以及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范文正公楷书昌黎伯夷颂平江李使君信之久藏真本以归文正远孙族长士贵祠以少牢复其家

班固人表吾尝疑,第一武王二伯夷。

我谓伯夷可第一,武未尽善宜二之。

退之第一唐文人,希文第一宋辅臣。

韩为夷颂范为写,三绝谁为什袭珍。

星奎运踰三百年,皇祐庆历诸钜贤。

逮至渡江乾淳后,珠题玉跋盈长篇。

范氏衮衮饶公侯,幽州栝州至苏州。

行军元昊惊破胆,义庄睦族春复秋。

子子孙孙居吴中,指李后人今黄龚。

锦囊偶贮此三绝,燕香夜寒吐长虹。

衮衣绣衣观且誇,故国乔木兴咨嗟。

大尹不吝归赵璧,祠以少牢复其家。

提学翰林索我诗,肯捐此宝真复奇。

授者良难受者易,即此可刊遗爱碑。

(0)

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

栗里渊明径,桤林子美堂。

乱离容不死,穷乏果何伤。

红粒炊籼饭,青薹煮菜汤。

甲兵才偃息,城市转荒凉。

最苦樵苏贵,曾微药饵良。

频仍赊酒饮,卒急卖书偿。

败絮熏还曝,粗絺洗更浆。

炎蒸虽渐迫,寒冷尚宜防。

瀹茗徵瓷盏,包梨集纸囊。

头昏修菊枕,肤汗拭藤床。

困倦成衰懦,疏慵欠激昂。

厩空需马藁,碓净缺鸡糠。

思虑徒迂阔,营求竟渺茫。

忆儿观燕乳,怀友听莺吭。

守分甘丘壑,逢时付庙廊。

骨骸同朽腐,名字孰芬香。

但握锄犁柄,终逃鈇钺铓。

交游多竖褐,谈话止农桑。

应俗循中道,颐生宝秘方。

邻僧营藏字,侠士戏球场。

角武焉能往,摛文或可当。

病稀摩诘问,歌类接舆狂。

举世嘲痴叔,何人识漫郎。

北辕回朔漠,南棹辍沅湘。

谊气知犹壮,颓龄惧不遑。

六旬过眼电,万事满颐霜。

静乐非无动,閒遨却似忙。

连苔移巨石,带露数新篁。

天地诗人少,山林夏日长。

此心无别路,一武到羲黄。

(0)

二色桃花

阮郎溪上醉腮融,蓦忽深红又浅红。

料得金闺描绣样,一花成换几针茸。

(0)

赠数学萧吉卿

蓍草占周易,君从简处寻。

运筹见奇偶,落笔判升沉。

总悟生时数,谁萌分外心。

吾衰今七十,惟有死山林。

(0)

赠胡端本显伯教谕二首·其一

星□□□□诸胡,乡里人人仰范模。

韬养沉潜求大□,□挥□□号通□。

□生不出跧吟屋,垂老□□□□□。

□□旧坑砚中觅,浮溪汪氏遁翁朱。

(0)

暑天

暑天无暑荷天公,似觉吾家亦未穷。

荫傍汉朝名将树,凉分楚泽大王风。

洛遗书订三焦误,河负图观一点中。

忽藉流萤足诗句,黄昏烨熠起林丛。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