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汝陵,咄汝律,羝可乳,节不可屈。
咄汝律,嗟汝陵,宁为我死,不作汝曹生。
生入朝,身已老,有泪犹沾茂陵草。
天遣生还入画图,不然谁识冰霜貌。
嗟汝陵,咄汝律,羝可乳,节不可屈。
咄汝律,嗟汝陵,宁为我死,不作汝曹生。
生入朝,身已老,有泪犹沾茂陵草。
天遣生还入画图,不然谁识冰霜貌。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牧羝曲》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强烈的忠诚与坚韧精神。"嗟汝陵,咄汝律",诗人对"陵"和"律"进行训斥,象征着对叛逆或不坚守节操者的谴责。"羝可乳,节不可屈",强调了原则的重要性,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要保持节操,如同羝羊虽能哺乳,但不会轻易屈服。
"咄汝律,嗟汝陵,宁为我死,不作汝曹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坚定立场,宁愿为理想赴死,也不愿妥协苟活。接下来,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年老归来,但仍心系国家,"生入朝,身已老,有泪犹沾茂陵草",泪水洒落在茂陵草上,寄托着对故去君主的怀念和对自己未能尽忠的遗憾。
最后两句"天遣生还入画图,不然谁识冰霜貌",寓意自己的忠诚如同冰霜般清白,即使生还,若非特殊际遇,恐怕难以被人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贞的品格。
东风送暖海气恶,黑云摧山白云薄。
眼前叠嶂埋峰头,水北高林穿日脚。
鹁鸠乱啼花乱飞,溪涨浓岚雨将作。
欲来不来天半昏,似将混沌疑乾坤。
推移不识上帝意,猛虎如排阊阖门。
九阍不扣玉女泣,天吴播荡江湖立。
电母权倾霹雳迟,但见烟霏草头湿。
芙蓉山前草屋低,东阳老子开剡溪。
笔端欲夺造化力,倏忽雨气生淋漓。
诗成绘了已寥廓,天高地下还清浊。
花明树绿呼酒来,怪无客至相酬酢。
百年遗墨尘眼空,神物今归王长公。
长公兄弟把相示,醉后挥毫姓偶同。
我昔看山在乍浦,傍有石砥临行路。
至今相传是秦时,孟氏当年?衣处。
老眼拂拭曾见之,临风搔首空嗟咨。
想当衣成亲寄远,持慰杞梁千里思。
筑城未成夫死久,誓言从之埋夫后。
恸苦号天天亦愁,长城一倒名不朽。
秖今吴兴尚甲兵,三关格斗殊未宁。
岂无贞烈若此妇,使君当为闻其名。
君不见望夫山头人立玉,壮士观之发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