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
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
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
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
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
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
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
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岁末时的感慨与隐退之意。开篇“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抱负未竟的深切感慨,岁暮华发象征着时光易逝,而“平生志半空”则是对自己一生理想和追求尚未完全实现的无奈。
接下来的“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展示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明即便是孤独如云,也愿意选择归隐,不随波逐流。
第三句“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中,“枉道”意味着不必要或无效的言谈,而“紫宸谒”则指宫廷之事,诗人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与不屑一顾。同时,“妨栽丹桂丛”也强调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
最后两句“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则是诗人将自己比作自由自在的野鹿,将归隐后的生活比喻为栖息于自然之中的宁静与安逸。
整首诗通过对岁暮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归隐田园、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大唐宇宙非金瓯,黄头奚儿蟆作虬。
跳梁河陇翻九土,惊呼夜半呼延秋。
朔方健儿袖双手,战马伤春舞杨柳。
当时天骄不借兵,渭阙黄旗仆来久。
快哉健鹘随手招,渡河万匹疾如猋。
白羽若月筋簳骄,弯弓仰天落胡旄。
吁嗟健鹘有如许,邀我索花固其所。
明年西下崆峒兵,壮士重忧折天柱。
折天柱,唐无人,引狼殪虎狼非麟。
空令汉女嫁非匹,穹庐夜夜愁寒云。
七日混沌离,穿凿争七窍。
硕果一失仁,百体俱弗肖。
巧诈日横生,售朴至深溺。
圣人忧世心,世变若愿燎。
安得至木资,与世作津桥。
学斋取木名,众巧不同调。
回愚与参鲁,入室得道要。
岂是灰槁人,灭心比灭爝。
君看记须鸡,人方诋不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