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云欲遘雨,恼此山河凉。
柴门试一出,矫目叹林光。
孔鸾势自远,鸿雁意亦长。
先后日云间,俗眼安得常。
秋云欲遘雨,恼此山河凉。
柴门试一出,矫目叹林光。
孔鸾势自远,鸿雁意亦长。
先后日云间,俗眼安得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首句“秋云欲遘雨,恼此山河凉”以秋云预示将至的雨水,渲染了一种清凉而略带愁绪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变化无常的规律。接着,“柴门试一出,矫目叹林光”则展现了诗人走出家门,面对大自然时的惊喜与赞叹,通过“矫目”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极度欣赏。
“孔鸾势自远,鸿雁意亦长”两句运用了典故,孔鸾和鸿雁分别象征着高洁和远大的志向,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远大理想的向往。最后,“先后日云间,俗眼安得常”则以日云间的景象,暗喻人生的短暂与世态炎凉,同时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何人善写生,下笔极精妙。
一枝早发擅魁名,三鸟安栖得公号。
点染虽人为,活动等天造。
应知寓托有深意,不作纤奇取时好。
之子嗜文学,致泽期远到。
一朝无心得此画,无乃开先露机兆。
鼎鼐调和时,冰霜岁寒操。
愿言有志事竟成,吾辈宗盟幸辉耀。
先生雅操如冰玉,不爱繁华爱幽独。
有足不踏公家门,有口不食非义粟。
却来山水最奇处,剩种梅花搆吟屋。
霜林雪径常独游,竹杖芒鞋巾一幅。
疏影暗香诗一联,千年脍炙无人续。
鹤骨久仙吟梦寒,画图尚尔清人目。
君不见涌金门外西湖边,花柳富贵人争传。
年年二月三月天,士女嬉游多画船。
望中一点青青然,为识先生名更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