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
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閒。
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
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
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閒。
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
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诗中“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谦,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的选拔程可能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閒"描绘了一种边塞萧瑟、行人稀少的孤寂景象,通过“平芜”这一物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荒凉。
接着,“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这两句则以蝉鸣于树林、火光点缀在云端之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蝉声象征着夏季的到来,而“众火”可能是指远方山谷间农人烧荒的火光,或许也暗示了边塞战争的硝烟,这种景象在平淡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最后,“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两句流露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羡慕卫雄能回到自己的茅屋,而自己则只能通过书窗仰望远方的山峦,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和平静生活的无限憧憬,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功名利禄与隐逸生活之间的矛盾和选择。
雨过江城绝点尘,清明佳节正千门。
舞香扑坐花新戴,歌响盘云曲旋翻。
几欲为春留日驭,直须同俗醉衢樽。
因思老氏登台乐,若此斯民未足论。
濠州抵泗里数百,长淮波平晓如席。
鸣鼙解缆杨柳堤,画船中有东吴客。
君恩得请许归去,聊治里闾去咫尺。
岁穷天远心欲飞,念之汲汲事行役。
豁如天意适我愿,号令西北起风伯。
初时淅淅以鼓动,布帆尚留十幅窄。
孤樯得势安以平,中流激箭巨浪劈。
篙横橹阁力不用,疾若挚隼增羽翮。
瞥然两岸瞬霎过,木叶驰黄山走碧。
拿舟月馀今日快,一樽自歌两手拍。
樽中酒空不自歌,顺风好景如之何。
毗陵太守同此乐,为言无惜新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