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全文
唐 / 李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

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閒。

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

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èixióngxiàguītóngzhōu
táng / duān

cáixiānshàngquèkōnghái
biānxíngrénshǎopíngjìnxián

chánbēishùzhònghuǒlǒngyúnjiān
xiànguīmáoshūchuāngjiànyuǎnshān

注释
不才:自谦之词,指自己才能不足。
词客:指诗人或写词的人。
空还:空手返回,形容没有收获。
边地:边境地区。
行人少:路上很少有人行走。
平芜:平坦荒芜的草地。
一蝉:一只蝉。
陂树:池塘边的树。
众火:多处火焰,可能指夕阳或烽火。
陇云:高地上的云彩。
归茅屋:回到简陋的茅屋。
书窗:有书籍的窗户。
远山:远方的山峦。
翻译
我未能先完成,词人却空手而回。
边疆路上行人稀少,广阔的原野整天悠闲无事。
一只蝉在池塘边的树中鸣叫,远处陇上的火烧云若隐若现。
我羡慕你能回到茅屋,窗边读书时能看见远方的山峦。
鉴赏

诗中“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谦,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的选拔程可能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边地行人少,平芜尽日閒"描绘了一种边塞萧瑟、行人稀少的孤寂景象,通过“平芜”这一物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荒凉。

接着,“一蝉陂树里,众火陇云间”这两句则以蝉鸣于树林、火光点缀在云端之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蝉声象征着夏季的到来,而“众火”可能是指远方山谷间农人烧荒的火光,或许也暗示了边塞战争的硝烟,这种景象在平淡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最后,“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两句流露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羡慕卫雄能回到自己的茅屋,而自己则只能通过书窗仰望远方的山峦,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和平静生活的无限憧憬,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功名利禄与隐逸生活之间的矛盾和选择。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何若谷寒食燕集

雨过江城绝点尘,清明佳节正千门。

舞香扑坐花新戴,歌响盘云曲旋翻。

几欲为春留日驭,直须同俗醉衢樽。

因思老氏登台乐,若此斯民未足论。

(0)

麓山十咏.真身湖

晓光澄水月,秋影颤风幡。

宛是真如地,荷花获翠轩。

(0)

寄酬吴天常中散

仕契最敦厚,夤缘绝夤伦。

同登甲戌第,俱是戊申人。

把酒曾四老,分携又五春。

新诗光箧笥,珠宝未为珍。

(0)

次韵吴中复龙图题长桥铺

山东去蜀右,不惮客程遥。

酒酌杯中醁,琴携爨下焦。

故人题大笔,佳句刻长桥。

快读离怀解,如冰暖日消。

(0)

次韵何若谷赏花即席

朋心照旧明,宁比盖初倾。

共惜花兼酒,谁论利复名。

与君如有约,不醉似无情。

更遇诗勍敌,周旋未易轻。

(0)

顺风呈前人

濠州抵泗里数百,长淮波平晓如席。

鸣鼙解缆杨柳堤,画船中有东吴客。

君恩得请许归去,聊治里闾去咫尺。

岁穷天远心欲飞,念之汲汲事行役。

豁如天意适我愿,号令西北起风伯。

初时淅淅以鼓动,布帆尚留十幅窄。

孤樯得势安以平,中流激箭巨浪劈。

篙横橹阁力不用,疾若挚隼增羽翮。

瞥然两岸瞬霎过,木叶驰黄山走碧。

拿舟月馀今日快,一樽自歌两手拍。

樽中酒空不自歌,顺风好景如之何。

毗陵太守同此乐,为言无惜新诗多。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