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晚。云外一筝斜雁。独凭阑干秋满眼。
菊花寒尚浅。叶落香沟红泛。懒把新诗题怨。
何处笛声三弄断。月迟帘未卷。
天色晚。云外一筝斜雁。独凭阑干秋满眼。
菊花寒尚浅。叶落香沟红泛。懒把新诗题怨。
何处笛声三弄断。月迟帘未卷。
这首《谒金门》是宋代词人赵廱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开篇"天色晚。云外一筝斜雁",以傍晚时分的天空为背景,通过云层之外传来的筝声和斜飞的大雁,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的"独凭阑干秋满眼",词人倚栏远眺,满目皆是秋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菊花寒尚浅"暗示季节已入深秋,但菊花的盛开还略带一丝暖意,与词人的凄凉心境形成对比。"叶落香沟红泛"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色,落叶飘零,香气四溢的沟渠中,红叶泛起,更显萧瑟。
"懒把新诗题怨",词人提笔欲抒发心中的愁绪,却又感到无从下笔,反映出其内心的无奈和消极情绪。最后两句"何处笛声三弄断。月迟帘未卷",以悠扬的笛声和迟迟不升的明月,勾勒出夜晚的静谧,也暗示着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无法改变现状的哀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夜景色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