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日消寒六集代白纻词二首·其一》
《十二日消寒六集代白纻词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古风

玄冥去后春涧涩,断冰零霜惮收拾。

帘外东风生夕阴,墙腰寒绿苔花湿。

水仙泠泠摇杂佩,六幅湘裙未开褶。

金釭纶连春夜长,送隔钩座春酒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之际,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首句“玄冥去后春涧涩”以“玄冥”代指冬季,形象地描绘了冬去春来,山涧间因冰雪融化而略显湿润的情景。接着,“断冰零霜惮收拾”进一步展现了冰雪消融的景象,用“惮收拾”暗示了自然界中冰块逐渐消失的过程。

“帘外东风生夕阴,墙腰寒绿苔花湿”两句,通过“东风”和“夕阴”的交替出现,以及“寒绿苔花湿”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春天来临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临近和空气中湿度的增加。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水仙泠泠摇杂佩,六幅湘裙未开褶”则将视角转向水边,通过“水仙”(可能指的是水中的植物或水仙花)的摇曳与“六幅湘裙”(湘裙是古代女子的服饰,此处比喻水仙的轻盈姿态)的未开褶,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动态美。

最后,“金釭纶连春夜长,送隔钩座春酒香”两句,将视线转至室内,通过“金釭”(金色的灯)与“春夜长”描绘了一个温馨、充满春意的夜晚场景。同时,“隔钩座”(座位之间用屏风隔开)与“春酒香”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主人与客人的欢聚畅饮,营造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从冬到春的过渡时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人们在这一季节里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此时尉侯迭专官,木落郊空最好看。
海桧不为时节改,岩花未觉色香残。
明堂柱下捐樗散,清庙笾中荐豆乾。
天地无私能物物,飞蚊终是负山难。

(0)

水调歌头 焦山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0)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旧雨连今雨,南鸠唤北鸠。
声声肠寸断,点点泪交流。
历耳风来处,凝眸天尽头。
衷情如此苦,造物亦怜不。

(0)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鹊绊晴丝柳絮乾,金沙玉李斗开颜。
此时此景此中意,付与仙翁一饷閒。

(0)

西河·都会地

都会地。
东南盛府堪记。
蓬莱缥缈十洲中,雉城拥起。
凭高一盼大江横,遥连沧海无际。
壁同众山翠倚。
赤龙、白鹞争系。
风帆指顾便青齐,势雄万垒。
越栖吴沼古难凭,兴亡都付流水。
画堂绮屋锦绣市。
是洛阳、耆旧州里。
富贵荣华当世。
问昔年、贺老疏狂,何事轻寄平生、烟波里。

(0)

昭君怨·小雨霏微如线

小雨霏微如线。
人在暮秋庭院。
衣袂带轻寒。
睡初残。
脉脉此情何限。
惆怅光阴偷换。
身世两沈浮。
泪空流。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