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日细雨》
《立春日细雨》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澹于寒雾乱于丝,无点无声落不知。

轻助雪痕归麦垄,暗随春气入梅枝。

踏苔立久微沾屐,绕竹吟馀渐著髭。

翻忆满身珠䍡?,江头闲把钓蓑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
sòng / wángchēng

dànhánluàndiǎnshēngluòzhī

qīngzhùxuěhénguīmàilǒngànsuíchūnméizhī

táijiǔwēizhānràozhúyínjiànzhe

fānmǎnshēnzhū{shàngxià鹿}{shàngxiàshuò},jiāngtóuxiándiàosuō

注释
澹:淡然,不显眼。
寒雾:冰冷的雾气。
轻助:轻轻地附着。
梅枝:梅花树枝。
踏苔:踩在青苔上。
著髭:沾染胡须。
珠䍡:比喻露珠。
钓蓑:钓鱼用的蓑衣。
翻译
在寒冷的雾气中显得淡然,无声无息地落下却无人察觉。
轻轻落在麦田的雪痕上,悄悄融入梅花的春意。
长久站立在青苔上,鞋底微湿;绕着竹林吟唱后,胡须上沾染了诗意。
回想起满身挂满珍珠般的露珠,我曾在江边悠闲地披上钓鱼蓑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初春图景,通过对自然细微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受和深厚情感。

"澹于寒雾乱于丝,无点无声落不知" 这两句描写的是细雨如织,渗透在寒冷的空气中,不知不觉地降落,没有一点声音,却又充满了生机。这里用“澹”形容雾气轻薄而微妙,用“乱于丝”形容雨丝纷飞,如同丝线一般细长,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初雨的细腻描写。

"轻助雪痕归麦垄,暗随春气入梅枝" 两句则是说春天的到来帮助融化残留的积雪,使得麦田回复生机,同时也让春意悄然进入梅花的枝条之中。这里“轻助”表达了春天温暖而柔和的力量,“暗随”则描绘出春气悄无声息地渗透在梅枝间,充满了对自然生长规律的尊重与赞美。

"踏苔立久微沾屐,绕竹吟馀渐著髭"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静坐于青苔之上,时间悠长,衣袂间微微沾染着青苔的清新气息。同时,他在竹林中低声吟唱,声音随风飘散,而自己的胡须也渐渐被春天的细雨润湿。这部分描写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静谧生活的情感寄托。

"翻忆满身珠䍡?江头闲把钓蓑披" 最后两句诗人似乎在回忆往昔,或许是在江边,穿着饰有珠宝的衣物,用钓线和渔网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垂钓的乐趣。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命力和生机的赞美,以及他对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走马楼三更曲

春姿暖气昏神沼,李树拳枝紫芽小。

玉皇夜入未央宫,长火千条照栖鸟。

马过平桥通画堂,虎幡龙戟风飘扬。

帘间清唱报寒点,丙舍无人遗烬香。

(0)

渭上题三首·其二

目极云霄思浩然,风帆一片水连天。

轻桡便是东归路,不肯忘机作钓船。

(0)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四

两龟乘犊车,蓦出路头戏。

一蛊从傍来,苦死欲求寄。

不载爽人情,始载被沈累。

弹指不可论,行恩却遭刺。

(0)

题陆山人楼

暮声杂初雁,夜色涵早秋。

独见海中月,照君池上楼。

山云拂高栋,天汉入云流。

不惜朝光满,其如千里游。

(0)

新丰主人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0)

赠明州霍员外

惠化如施雨,邻州亦可依。

正衙无吏近,高会觉人稀。

海日旗边出,沙禽角外归。

四明多隐客,闲约到岩扉。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