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纶巾,风流野服,红尘外身。
向南窗听雨,澜翻墨客,北亭恋月,笔走诗神。
倚竹听琴,逢花倒榼,更得放晴游冠春。
清闲好,算东洲人物,难得如君。华堂瑞气如云。
西风到帘帷才一分。
喜星桥鹊语,佳传依旧,缑山鹤舞,仙样翻新。
箫玉香中,烛花影里,听取捧觞低祝人。
千千岁,看功名事业,都在儿孙。
潇洒纶巾,风流野服,红尘外身。
向南窗听雨,澜翻墨客,北亭恋月,笔走诗神。
倚竹听琴,逢花倒榼,更得放晴游冠春。
清闲好,算东洲人物,难得如君。华堂瑞气如云。
西风到帘帷才一分。
喜星桥鹊语,佳传依旧,缑山鹤舞,仙样翻新。
箫玉香中,烛花影里,听取捧觞低祝人。
千千岁,看功名事业,都在儿孙。
这首词以潇洒的文人形象开篇,描绘了一位超脱红尘、志趣高雅的人物,他头戴纶巾,身着随意的野服,悠然自得地在南窗下聆听雨声,灵感如涛翻涌,诗思飞扬。在北亭赏月,他的笔触灵动,仿佛与诗神共舞。他还喜欢竹林中的琴音和花间的饮酒,享受着春日的晴朗时光,生活清闲而自在。
词中对吴竹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称他为难得的贤士,华堂之上瑞气环绕,如同云彩般祥和。秋风吹过,带来了吉祥的气息。喜鹊报喜,仙鹤起舞,增添了浓厚的仙家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在箫声和烛光下举杯祝福,祝愿吴竹溪长寿。
结尾处,词人祝愿吴竹溪的功名事业能世代相传,子孙后代都能承继他的荣耀。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赞美了人物的品格,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长寿的祝福。
我与许子常徘徊,湖上同登照胆台。
渔歌四起春草绿,横笛短箫送酒杯。
人生聚散不可长,江风五月芰荷香。
别我欲往兰溪去,执手依依情自将。
许子之父方秉铎,苜蓿斋中未萧索。
朝暮趋庭诲《诗》礼,青山万叠对高阁。
去时漠漠双台高,江岸烟深猿夜嗥。
倚天绝壁喷石乳,动地清流涌翠涛。
兰阴山中兰蕙多,香风拂拂衣上过。
一林翠竹笼烟霭,百尺苍松挂藤萝。
知君雅意事游衍,紫霞白云常在眼。
山光夜映酒杯中,几番脱帽坐苔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