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人间行路难,可怜天遣作儒酸。
蹉跎学士葫芦样,潦倒先生苜蓿盘。
检历乍惊佳节过,披图聊觅好山看。
汉阳穷鸟吾真是,何日翻飞纵羽翰。
岂是人间行路难,可怜天遣作儒酸。
蹉跎学士葫芦样,潦倒先生苜蓿盘。
检历乍惊佳节过,披图聊觅好山看。
汉阳穷鸟吾真是,何日翻飞纵羽翰。
这首清代诗人于东昶的《杂感(其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首句“岂是人间行路难”以反问形式,暗示了作者经历的困境并非单纯是生活艰辛,而是感觉人生道路充满挑战。接着,“可怜天遣作儒酸”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自嘲,身为儒生却困顿落魄。
“蹉跎学士葫芦样,潦倒先生苜蓿盘”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境况,将自己比作一个落魄的学士,生活简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如同葫芦般空虚无依。这里的“苜蓿盘”象征着清贫的生活。
“检历乍惊佳节过,披图聊觅好山看”写作者在闲暇时翻阅日历,感叹时光匆匆,佳节已过,只能通过观赏画中的好山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最后两句“汉阳穷鸟吾真是,何日翻飞纵羽翰”直抒胸臆,以“汉阳穷鸟”自比,表达出对自由翱翔的渴望,希望能有一天摆脱困境,展翅高飞。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