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因忙处错,中道在从容。
拟议为言动,免令愆戾丛。
事因忙处错,中道在从容。
拟议为言动,免令愆戾丛。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曹于汴的《省躬诗》系列之一百零六首。通过“事因忙处错,中道在从容”,诗人表达了在忙碌中容易犯错,而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则是避免错误的关键思想。接下来的“拟议为言动,免令愆戾丛”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行动前深思熟虑的重要性,以免招致不必要的过失或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倡导了一种审慎、冷静的生活态度,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三思而后行,避免因急躁或冲动导致错误和遗憾。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对平衡、和谐与自我反省的重视,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理智。
分景亭前,梅红糁、柳金谁粟。
芳意闹,烧灯初过,坠萱才六。
此日悔康歌别驾,当年神降生嵩岳。
看邦人,称寿雾凝香,杯丛玉。采石月,光天禄。
姑溪水,增川福。炳灵祥曾产,瑞枝奇木。
秋露短檠诗礼训,春风小院琵琶曲。
愿长眉疏鬓等松椿,年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