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典午去矣,柴桑归矣,黄花老矣,徵士卒矣。
尚飨。
呜呼,典午去矣,柴桑归矣,黄花老矣,徵士卒矣。
尚飨。
此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彭泽祭陶靖节祠》。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唐代诗人陶渊明的怀念之情。
“呜呼”一词用来表示感叹或叹息的情绪,显示出诗人的深沉情感。接着,“典午去矣”,这里的“典午”指的是古时的一种制度,即官府征收百姓的劳役,而“去矣”表明这已成过去。此句暗示了时代变迁和往昔的消逝。
“柴桑归矣”中的“柴桑”是陶渊明隐居的地方,诗人提及此处,意指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通过这样的描绘,王奕表达了对陶靖节归隐自然、淡泊名利的赞赏。
“黄花老矣”则是形容秋天的菊花已经凋谢,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传达出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哀愁。
最后,“徵士卒矣”中的“徵士”指的是被征召去作战的士兵,而“卒矣”则意味着他们已经战死沙场。诗人此处所表达的,是对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生命损失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易逝、生死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远村初火若散萤,麦梢摇动凄然青。
长风吹雨去赵北,崩云过地无留声。
林丛草黑径不辨,洸洸积水如河平。
马头贴水曳轮过,出洼就砥随仄倾。
仰看天际乱鸿雁,薄晻尚作残霞明。
明光一线射遥海,海色百变浮赭青。
海门军舰正巡哨,谁挥长槊驱游鲸。
侧闻铃羽过官道,倘来报复滃州城。
但得亲属各安堵,敢辞道路苦行征。
相投野店觅宵醉,落叶沸与哀弦鸣。
夜中梦醒得清霁,流珠隐见天南星。
星夜起雷风,龙云半天黑。
联行六七舟,招呼变颜色。
郭三手力强,拔篙还倒行。
急雨打面来,已有飒飒声。
郭三家岸傍,肩我上滩嘴。
肩我行李至,已沈半船水。
呼妇烘我衣,携篝自炊粥。
粥熟劝我餐,粥饱劝我宿。
黄鸡啼屋角,日出天初晴。
赠金不肯受,至今心怦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