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画舸,泛清波,采莲时唱采莲歌。
拦棹声齐罗袖敛,池光飐,惊起沙鸥八九点。
登画舸,泛清波,采莲时唱采莲歌。
拦棹声齐罗袖敛,池光飐,惊起沙鸥八九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夏日景象,诗人乘坐画舸,在清澈的水面上悠然泛游。诗中“采莲时唱采莲歌”表达了诗人在采摘荷花时高声歌唱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农业生活的乐趣,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融入其中的喜悦。
“拦棹声齐罗袖敛”一句,通过描写船桨划水的声音和衣袖被卷起的动作,展现了采莲时的活泼生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节奏感,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悠闲自得的情怀。
“池光飐,惊起沙鸥八九点”则描绘了水面上的阳光和波光交辉,以及因船只行进而惊飞的沙鸥。这里的“八九点”可能是形容沙鸥数量之多,不一定是确切数字。此处也传递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景象,强化了诗歌的意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水乡画卷,让人不由得沉浸于这份田园生活的情趣之中。
谁工此松唯拂墨,巧思丹青营不得。
初写松梢风正生,此中势与真松争。
高柯细叶动飒飒,乍听幽飗如有声。
左右双松更奇绝,龙鳞麈尾仍半折。
经春寒色聚不散,逼座阴阴将下雪。
荆门石状凌玙璠,蹙成数片倚松根。
何年茜茜苔黏迹,几夜潺潺水击痕。
裴生诗家后来客,为我开图玩松石。
对之自有高世心,何事劳君上山屐。
在死犹可忍,为辱岂不宽。
古人持此性,遂有不能安。
其面虽可热,其心长自寒。
匣中取明镜,披图自照看。
幸无侵饿理,差有犯兵栏。
拥节时驱传,乘亭不据鞍。
代郡蓬初转,辽阳桑欲乾。
秋云粉絮结,白露水银团。
一思探禹穴,无用鏖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