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史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然乎否》
《史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然乎否》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盐]韵

不问泥沙问悉纤,真成平准亦难厌。

更无山海藏天地,惟有农丞算铁盐。

利析秋毫民自竭,赢归少府吏虽廉。

烹羊未必堪求雨,出马终须赋日添。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史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然乎否》。诗中探讨了赋税与民生的关系,以及政府如何合理征税以确保国家财政充裕而不加重民众负担。

首联“不问泥沙问悉纤,真成平准亦难厌”,开篇即提出观点,强调在征税时不应仅仅关注表面的细节和琐碎,而应追求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如同精确的度量衡器一般,力求公正,却也难以满足所有人的心愿。

颔联“更无山海藏天地,惟有农丞算铁盐”,进一步阐述了税收来源的重要性。山海资源有限,而农业与盐铁是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这句诗暗示了政府应当重视对这些关键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以确保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颈联“利析秋毫民自竭,赢归少府吏虽廉”,揭示了过度征税的危害。即使是微小的税收,若不加节制,也会耗尽百姓的财力。而即便官员廉洁自律,也不能避免因过度征税而导致的民怨和经济压力。

尾联“烹羊未必堪求雨,出马终须赋日添”,以形象的比喻结束全诗。烹羊求雨并非有效的降雨方法,同样,不断增加赋税也不是解决财政问题的长久之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合理税收政策的呼吁,认为政府应当寻找更为有效且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方式,而非一味地增加民众的负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税收与民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诗人对于理想税收制度的思考与期待。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江南弄

水如碧玉山如黛,山烟微微侵水霭,水上美人独无赖。

独无赖,不騣迈,舟摇曳,斜阳外。

(0)

岁暮登黄鹤楼

郊原草树正凋零,历历高楼见杳冥。

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色渡江青。

昔人去路空云水,粤客归心向洞庭。

莫怨鹤飞终不返,世间无处托仙翎。

(0)

悲歌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0)

湘灵·其一

戏仿曹娥把笔初,描花手法未生疏。

沉吟欲作鸳央字,羞被郎窥不肯书。

(0)

绝命诗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0)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

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

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转于文墨须留意,贵向烟霄早致身。

莫学尔兄年五十,蹉跎始得掌丝纶。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