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得千秋镜,光生百鍊金。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鍊金。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而庄重的仪式,唐代皇帝李隆基在千秋节赐予群臣镜子,以此象征清廉之心和明察之德。诗中的“铸得千秋镜”表明了这面镜的珍贵与特殊意义,而“光生百鍊金”则形容其光泽灿烂,如同经过多次锻炼的黄金一般。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一句,说明皇帝将这些镜子分发给众多后宫和臣子们,借以传达对他们忠诚与纯净之心的期望。诗人通过“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两句,把这一场景描绘得如同仙境一般,使人仿佛能见到那镜面上的光辉和窗外的月色交相辉映。
最后,“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恩赐的深刻感受,以及这种典礼给人心灵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赏赐,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沟通,通过镜子的赠送,传递出皇帝对于臣子们忠诚品德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千秋节赐镜典礼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中的一场庄严而温馨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皇权与臣下的关系以及皇帝对于臣子的品德要求。
岩栖带灵境,寥寥布金园。
跫然足音少,所遇麋与猿。
井灶白云里,枕席莓苔痕。
悬灯梦石榻,蝙蝠飞前轩。
腹中楞伽经,心解口不言。
众方委尘劫,此独求真源。
笋笠挂绝壁,卷衣弄潺湲。
夜半月出山,泉萝四垂门。
了然忘天地,独与静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