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有幽兰,未能离丛棘。
飘飘发古香,冉冉垂秀色。
弃之既不忍,欲佩何由得。
所以泽畔人,行吟心恻恻。
深谷有幽兰,未能离丛棘。
飘飘发古香,冉冉垂秀色。
弃之既不忍,欲佩何由得。
所以泽畔人,行吟心恻恻。
这首诗以幽兰为题,描绘了其生长环境与内在品质。诗人将幽兰置于深谷之中,周围是丛棘,暗示其生长环境并不优越,却依然能散发出古朴而清新的香气,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兰花在风中轻轻摇曳,其秀美的色泽在光线中缓缓展现,如同一位隐士在自然中独享静谧。
诗人的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对幽兰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感叹于幽兰虽生于恶劣环境中,却能保持高洁之气,不禁生发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中“弃之既不忍,欲佩何由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幽兰的爱慕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自己无法像幽兰一样保持高洁品质的无奈与自责。
最后,“所以泽畔人,行吟心恻恻”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泽畔之人,即身处困境或边缘的人。通过行吟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悲凉与感慨,与幽兰的坚韧形成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和自我追求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以幽兰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与挣扎。
人世交游蝇逐膻,同床各梦纷纠缠。
霜群雪侣非凡缘,我曹意气天所联。
江君逸态何蹁跹,才锋舌剑惊华筵。
对我俯首常不言,情灵默契游先天。
昔旅于越交雪莲,三生公案重拈诠。
空山赠答留诗篇,为君提唱君缠绵。
恨不同泛山阴船,明朝笔舞书长笺。
为言日午枕书眠,忽然身到飞来巅。
三生石上某在焉,两人大笑手拍肩。
恍忽记取前生前,东山微雨西杜鹃。
落花如雪春风颠,吁嗟此境非人间。
梦耶觉耶情乎禅,庄惠观鱼濠水边。
伯牙入海随成连,眼中万象成云烟。
嗟我与子岂不然,会将水牯骑花田,并吹铁笛空中仙。
膏腴无旧业,安得辞苦辛。
倾赀输官府,丝粒谁上身。
追呼幸得免,所伤非窭贫。
连年遭水旱,无力事耕耘。
夜深望云汉,杲杲天无云。
四邻烟火绝,最苦繄荒春。
呼儿收橡栗,日入还负薪。
桃源邈已闭,后此无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