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我丈人行,谁其同舍郎。
白云辞汉吏,寒月满胡床。
踪迹时相掩,诗篇意未忘。
金明无地入,矫首问苍茫。
公我丈人行,谁其同舍郎。
白云辞汉吏,寒月满胡床。
踪迹时相掩,诗篇意未忘。
金明无地入,矫首问苍茫。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对朋友王丈比部的回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共同诗酒生活的怀念。首句“公我丈人行”,以尊敬的口吻称对方为长辈,显示出诗人对友情的诚挚。次句“谁其同舍郎”则暗示了他们曾共处一室,共享诗书之乐。
“白云辞汉吏”运用了象征手法,可能暗指友人远离官场,如同白云般超脱;“寒月满胡床”描绘出清冷的月光洒在胡床上的画面,寓示着他们的友谊即使在异地也能如寒夜中的月光一样照耀彼此。
“踪迹时相掩”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行踪的关心和他们之间频繁的交流;“诗篇意未忘”则强调了他们共同的诗歌爱好和对诗意人生的执着。最后两句“金明无地入,矫首问苍茫”,以金明台(古代宫殿名)的典故,寓意朋友无法再入仕途,只能仰望苍茫天空,流露出对友人境遇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描绘生活细节和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共同理想的坚守。
一法圆融万法该,白莲香社应时开。
渊明不解同方便,何事攒眉不肯来。
白首遑遑谩世忧,我今问米下扬州。
支离病骨难堪暑,浩荡归心不待秋。
兵火彫零馀故里,功名衰谢独扁舟。
腐儒老死终无用,收拾纶竿好去休。
清晚搔头望,晴天已不同。
霁烟才冉冉,雨意却濛濛。
为客艰难里,思亲涕泪中。
独凭心事在,倚杖看秋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