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泥途里,饥羸不可支。
灯前慰病妇,梦里见亡儿。
古驿啼新鬼,颓垣走怪鸱。
细寻题壁处,或有惠连诗。
兀兀泥途里,饥羸不可支。
灯前慰病妇,梦里见亡儿。
古驿啼新鬼,颓垣走怪鸱。
细寻题壁处,或有惠连诗。
这首《宿古驿》是明代文学家袁宗道所作,描绘了诗人夜宿荒凉古驿时的所见所感,情感深沉,意境凄凉。
首句“兀兀泥途里”,开篇即以“兀兀”形容行走在泥泞之中的艰难与疲惫,形象地勾勒出旅途的艰辛。接着“饥羸不可支”进一步点明了行旅者因饥饿和劳累而难以支撑的状态,营造了一种困顿与无助的氛围。
“灯前慰病妇,梦里见亡儿。”这两句笔锋一转,由外在的环境描写转向内心的触动。诗人借着昏黄的灯光安慰病中的妻子,心中却在梦中与已故的儿子重逢。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也流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思。
“古驿啼新鬼,颓垣走怪鸱。”这两句通过描绘古驿旁新鬼的啼哭与怪鸟的飞窜,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古驿的历史久远与荒凉破败,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最后,“细寻题壁处,或有惠连诗。”诗人仔细寻找着墙壁上的诗句,希望能找到一丝慰藉或是共鸣。这里暗含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旅途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悲悯,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袁宗道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融为一体,使得这首《宿古驿》成为了一幅生动而又深刻的文学画卷。
万卷胸中贮古今,西游蜀道手扪参。
宝彝残刻窥心画,清庙遗音振学林。
雅行琼瑰殊慰我,每陪樽俎定论心。
飘飘衣袂青云去,伫立东风听惠音。
万里来官蜀锦城,西南籍籍饮清名。
幕中议论谁为敌,天下交游我与盟。
圣处工夫须自得,明时事业只安行。
草堂拟作终焉计,便翼飞来总寄声。
殿角西头辟礼闱,峥嵘栋宇更巍巍。
碧鸡金马连环绕,云顶峨眉耸翠围。
陈范苏张应并驾,龙章谯郭亦横飞。
东都行复充乡赋,却望秦关入帝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