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孤亭下,繁阴逗晚风。
燕山殊未五,淮海不成丛。
秀色偏相媚,幽香暗自通。
独谣还独酌,差可慰飘蓬。
徙倚孤亭下,繁阴逗晚风。
燕山殊未五,淮海不成丛。
秀色偏相媚,幽香暗自通。
独谣还独酌,差可慰飘蓬。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景象。诗人独自站立于孤亭之下,感受着晚风中夹杂的繁茂树荫。燕山的景色还未完全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而淮海的风光也未能形成一片连绵的绿意。然而,这并不妨碍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反而在秀美之色与幽香之间找到了一种特殊的韵味。他独自饮酒,以此来排遣内心的漂泊感,或许在这一刻,这份孤独也成了一种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深沉思考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
操刀尝愿割,持斧竟称雄。
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
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
忽枉兼金讯,非徒秣马功。
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
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
明时独匪报,尝欲退微躬。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
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
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移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
赖有嵩丘山,高枕长在目。
兹山栖灵异,朝夜翳云族。
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岩谷。
幂幂涧畔草,青青山下木。
此意方无穷,环顾怅林麓。
伊洛何悠漫,川原信重复。
夏馀鸟兽蕃,秋末禾黍熟。
秉愿守樊圃,归闲欣艺牧。
惜无载酒人,徒把凉泉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