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上杂题·其三》
《溪上杂题·其三》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水光澹澹著林晖,映带园■入翠微。

贪玩晚霞溪上坐,不知凉露湿荷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溪边傍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水光澹澹著林晖”,描绘了水面在夕阳余晖下的柔和光影,与岸边树木的倒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澹澹”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水面波光粼粼的状态,而“著林晖”则暗示了光线不仅照亮了水面,也温暖了周围的树林,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力。

第二句“映带园■入翠微”,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这里的“园■”可能是指园中景致,或是某种特定的植物,它与翠绿的山峦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通过“映带”一词,诗人强调了这些景物之间的相互辉映,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色彩对比。

接下来,“贪玩晚霞溪上坐”,是诗人对自身行为的描述。他陶醉于眼前的美景,选择在溪边坐下,欣赏那渐渐消散的晚霞。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悠闲与自在,也流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最后一句“不知凉露湿荷衣”,则是对诗人情感的升华。随着夜幕的降临,凉露悄然而至,沾湿了他的荷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更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它也暗示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溪边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重过鹞儿岭伤用道长史

荒山千万叠,茅舍頫河滨。

岂意清明世,翻为憔悴人。

命穷身不返,志屈道还伸。

为洒重来泪,平生心所亲。

(0)

商妇词

贩茶近在青山侧,贩珠远求沧海浔。

全家衣食需多少,渺渺鲸波愁妾心。

(0)

赠族孙褒

万里江南来,还归江南去。

丈夫得名何必早,大器之成在迟暮。

岂不见深山长谷松柏林,阅历风霜年岁深。

明堂清庙选梁柱,匠石奔走来相寻。

我家住西昌,于今四百载。

诗书门庭冰玉操,炯炯光华著先代。

人生出处自有时,立心但与前人期。

还家力学谢尘俗,六翮排云应未迟。

(0)

罗进文妻周娟抱子安同赴水死

东方有綵凤,雄雌鸣相和。

诞生五色雏,巢在高树柯。

雄飞触虞缴,哀雌忧欲死。

哀雌忧欲死,衔子忽堕水。

雄来脱虞缴,空巢委高枝。

不见旧匹侣,孤悲无已时。

艰难两诀绝,苦哉谁为陈。

君看罗氏妇,万古同酸辛。

(0)

题竹寄卢邦臣

结交已三纪,玉署昔联官。

重以同江乡,词垣日聚欢。

升迁历中外,屡见岁华殚。

昨来谒京师,仍嗟会晤难。

共荣师席尊,犹忆客毡寒。

我行过匡南,怅望隔林峦。

久要意不尽,聊寄青琅玕。

(0)

题梅花有赠

相见桃源下,相送长淮侧。

清谈夜向中,月照蓬窗白。

爱君好心事,况复真颜色。

聊赠玉梅花,交情矢无斁。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