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已三纪,玉署昔联官。
重以同江乡,词垣日聚欢。
升迁历中外,屡见岁华殚。
昨来谒京师,仍嗟会晤难。
共荣师席尊,犹忆客毡寒。
我行过匡南,怅望隔林峦。
久要意不尽,聊寄青琅玕。
结交已三纪,玉署昔联官。
重以同江乡,词垣日聚欢。
升迁历中外,屡见岁华殚。
昨来谒京师,仍嗟会晤难。
共荣师席尊,犹忆客毡寒。
我行过匡南,怅望隔林峦。
久要意不尽,聊寄青琅玕。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竹寄卢邦臣》,通过“题竹”这一形式,表达了对老友卢邦臣的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
首句“结交已三纪”,开篇即点明与卢邦臣的交情深厚,已有三十年之久。接着“玉署昔联官”,回忆起昔日一同在官署共事的日子,充满了同僚间的默契与友谊。“重以同江乡,词垣日聚欢”,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不仅在工作上合作无间,更因同为江乡人而情感更加深厚,日常相聚时总能共享欢乐。
“升迁历中外,屡见岁华殚”两句,描述了两人各自事业的发展,从地方到中央,经历了岁月的磨砺,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昨来谒京师,仍嗟会晤难”则表达了因工作调动而聚少离多的无奈与感慨。
“共荣师席尊,犹忆客毡寒”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两人的共同成就,又回忆起早年艰苦奋斗的日子,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相互扶持的精神。
最后,“我行过匡南,怅望隔林峦”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行经匡山南麓的情景,心中满是对卢邦臣的思念与怅惘。“久要意不尽,聊寄青琅玕”则以寄赠翠竹表达对老友的思念之情,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寄托了诗人对卢邦臣的深深祝福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深厚友情的珍贵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柱史乘车,青牛驾轭,紫云覆顶,函关令已前知。
西升稍驻,尹喜虔恭誓。求老子。亲谈道德微旨。
五千馀言,俱救末俗,度脱令咸归生理。体元机。
人间方解道术,兼明治身,与国阶梯。
更有黄庭,专分二境,内外皆举璇题。
羽客见者,倾诚恳诵合彝仪。万神潜礼。
密奉二经,炷香静默,心无竞,靡端倪。
得失扫去,意海澄流要体。内景防愆失。外景忘疲。
阆风蓬岛岂能移。念诵灵辞。指群迷。
清昼静居香冷,风动万年枝。凉应兑卦体。
秋色鸣轻飔。冥心运正一。御铁牛、耕寸地。
都种金钱花,秀色照戊己。
新霜万物凋谢,我常无为。冲起浩然气。
抱冲和,人间世。登高共赏宴,泛东篱。菊尽醉。谁会。
登高意表、迥出凡尘外。
安阳道上晨冲融,西有云气成青红。
四重栏干五滴水,五花竞斗相穹崇。
旁有台殿峙鸱尾,上有翔翥如飞龙。
擎拳叹仰得未有,颇似西母居其中。
微臣一念到彼处,仙班趋揖殊从容。
跪奏内人遇至道,沆瀣一饮和气充。
翛然退归复故干,神宇欲便摩青空。
仰看向来礼谒处,但见碧落相冥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