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其一》
《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其一》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青天白日先臣节,长水高山故国恩。

犹有赐田环丙舍,敢捋薄植玷清门。

虚堂几忆瞻云泪,老树深栖归鹤魂。

永夕岂徒霜露感,蟂矶手泽至今存。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其一)》。全诗通过描绘对先人的追思与缅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尊重。

首联“青天白日先臣节,长水高山故国恩”,以“青天白日”象征清明的天空,表达了对先人高尚品德的敬仰;“长水高山”则寓意着故乡的山川,寄托了对故土的深情。这两句既是对先人品格的赞美,也是对故乡的怀念。

颔联“犹有赐田环丙舍,敢捋薄植玷清门”,描述了先人留下的遗产,虽非丰裕,但足以维持家族生活,体现了先人的智慧与责任感。诗人不敢轻易挥霍这些微薄的产业,以免玷污家族的名声,表现了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颈联“虚堂几忆瞻云泪,老树深栖归鹤魂”,通过想象在空旷的厅堂中回忆先人时的泪水,以及老树下归鹤的栖息,营造了一种哀伤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永夕岂徒霜露感,蟂矶手泽至今存”,指出夜晚不仅仅是霜露的季节,更是对先人遗泽的深深感慨。蟂矶,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地点或物品,这里象征着先人留下的痕迹,即使时间流逝,这些痕迹依然存在,提醒后人铭记先人的教诲与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先人的追忆,表达了对家族、故乡乃至历史的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尊崇。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杂诗·其一

今人匪至愚,古人匪天亶。

忧思徒匆匆,胡为损餐饭。

君看西驰日,去者当复反。

后有万世来,谁云我生晚。

(0)

游仙诗·其三

玉液生真宰,金丹本缉熙。

圣人悲独往,大化有真知。

宝剑龙双合,瑶琴凤九仪。

高台延绮烛,恒恐朔风吹。

(0)

送任子入都城

君去逢人在帝京,道余辛苦二毛生。

梦中不觉为迁客,犹抱封书入凤城。

(0)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六

何人见谪九江城,病里刘郎入骨惊。

灯影徘徊心欲折,不堪风雨夜来声。

(0)

首夏偕刘望洋同访傅侍御草堂初成欣然命酌

柱史高筵并日开,仙郎结绮拂尘来。

穿帘燕子翻棋局,隔岸桃花映酒杯。

诗就不殊鹦鹉赋,楼成何让凤凰台。

风光满座怜长夏,不用方宵刻烛催。

(0)

铜雀台

西陵郁何近,台畔绮罗施。

蕙帐流明月,光辉异昔时。

舞衣还拭泪,歌曲总成悲。

妾愿从君化,长为陵树枝。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