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黄州官妓》
《赠黄州官妓》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

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huángzhōuguān
sòng / shì

dōngzǎihuángzhōuzhùshìyán

què西chuāngōnghǎitángsuīhǎoyínshī

注释
东坡:苏轼的别号,这里指苏轼本人。
五载:五年。
黄州:地名,今湖北黄冈。
何事:为什么,什么事。
无言:没有提及,未说。
李宜:李白,唐朝著名诗人。
却似:犹如,好似。
西川:古代地区名,今四川西部。
杜工部:杜甫,唐朝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
海棠:一种花卉,花朵美丽。
虽好:虽然美好。
不吟诗:未曾写诗赞美。
翻译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五年,为何从未提及李太白呢?
就像杜甫在西川,尽管海棠花美,他却不曾吟咏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黄州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开篇“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两句,诗人以自谑的口吻提到自己在黄州居住了多年,却鲜少提及当地的名妓李宜,显示出一种生活中的淡然与超脱。这里的“东坡”是苏轼的别号,而“五载”则指他被贬官后在黄州的五年时光。

接着,“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两句,则以比喻的手法,将自己与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相比较。杜甫曾居住于四川(古称“西川”),而他即使面对美丽的海棠花,也没有被诱发而吟咏诗句。这两句表明,苏轼虽然身处风景如画之地,但内心的沉郁与思考使得他无法轻松地写下诗篇。这里,“不吟诗”既可解为对美景的冷漠,也可理解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压抑。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自比,展现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心境:淡然面对生活,同时又有着深沉的情感与思考。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也反映出苏轼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五言·其十五

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

寒云连地转,圣日满天明。

玉子偏宜种,金田岂在耕。

此中真妙理,谁道不长生。

(0)

七言·其六十四

因携琴剑下烟萝,何幸今朝喜暂过。

貌相本来犹自可,针医偏更效无多。

仙经已读三千卷,古法曾持十二科。

些小道功如不信,金阶舍手试看么。

(0)

七言·其四十三

三千馀法论修行,第一烧丹路最亲。

须是坎男端的物,取他离女自然珍。

烹成不死砂中汞,结出长生水里银。

九转九还功若就,定将衰老返长春。

(0)

绝句·其十七

趯倒葫芦掉却琴,倒行直上卧牛岑。

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0)

乐游原春望

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

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

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

爱此频来往,多闲逐此身。

(0)

合肥至日愁中寄郑明府

失计为卑吏,三年滞楚乡。

不能随世俗,应是昧行藏。

白璧空无玷,黄沙只自伤。

暮天乡思乱,晓镜鬓毛苍。

灰管移新律,穷阴变一阳。

岁时人共换,幽愤日先长。

拙宦惭知己,无媒悔自强。

迍邅羞薄命,恩惠费馀光。

众口诚难称,长川却易防。

鱼竿今尚在,行此掉沧浪。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