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
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
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黄州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开篇“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两句,诗人以自谑的口吻提到自己在黄州居住了多年,却鲜少提及当地的名妓李宜,显示出一种生活中的淡然与超脱。这里的“东坡”是苏轼的别号,而“五载”则指他被贬官后在黄州的五年时光。
接着,“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两句,则以比喻的手法,将自己与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相比较。杜甫曾居住于四川(古称“西川”),而他即使面对美丽的海棠花,也没有被诱发而吟咏诗句。这两句表明,苏轼虽然身处风景如画之地,但内心的沉郁与思考使得他无法轻松地写下诗篇。这里,“不吟诗”既可解为对美景的冷漠,也可理解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压抑。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自比,展现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心境:淡然面对生活,同时又有着深沉的情感与思考。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也反映出苏轼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
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
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
爱此频来往,多闲逐此身。
失计为卑吏,三年滞楚乡。
不能随世俗,应是昧行藏。
白璧空无玷,黄沙只自伤。
暮天乡思乱,晓镜鬓毛苍。
灰管移新律,穷阴变一阳。
岁时人共换,幽愤日先长。
拙宦惭知己,无媒悔自强。
迍邅羞薄命,恩惠费馀光。
众口诚难称,长川却易防。
鱼竿今尚在,行此掉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