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松苍别一区,雅宜朴斲谢轩朱。
庭前花事犹辽待,架上芸篇伴静娱。
石秀松苍别一区,雅宜朴斲谢轩朱。
庭前花事犹辽待,架上芸篇伴静娱。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静娱书屋”的独特居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敛而高雅的氛围。首句“石秀松苍别一区”以“石秀松苍”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视觉意象,将石头与苍松并置,营造出一种自然与静谧的氛围,暗示着这是一处远离尘嚣的独特之地。“别一区”则强调了其独立性与独特性。
次句“雅宜朴斲谢轩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独特性,通过对比“朴斲”(未经雕琢)与“轩朱”(华丽的装饰),表达了对朴素与高雅并存的追求。这里,“朴斲”代表了自然、原始之美,“谢轩朱”则象征着繁复、华丽之风。这一对比,既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过度装饰的反思。
第三句“庭前花事犹辽待”转而聚焦于庭院中的景象,通过“花事”这一富有季节感的词汇,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这里的“犹辽待”,既是对未来花开时节的期待,也是对美好事物持续存在的希望。
最后一句“架上芸篇伴静娱”则将视线引向室内,通过“芸篇”(书籍)与“静娱”(安静的娱乐)的搭配,展现了书屋主人的精神生活。这里不仅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在忙碌生活中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娱书屋内外景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简朴、知识与宁静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翩跹罗袂裁无缝。喜归来、掩映文梁雕栋。
香絮惯粘泥,补旧时来空。
舞罢华胥刚一觉,却与那、梨花同梦。堪恸。
念孀楼关盼,缟衣谁共。
还听絮语呢喃,似素心商略,春情种种。
顾影在池塘,讶缀来霜重。
莫向乌衣思旧族,□已迷、白云乡洞。轻耸。
看掠入珠帘,珠帘微动。
卅里湖边路。带长堤、红桥曲折,绿杨无数。
云隔烟迷人迹远,只有青山当户。
曾系艇、鸥波深处。
渌水粼粼浓似染,最销魂、几阵疏疏雨。
萍万点,散还聚。酒痕记取襟前句。
看新诗、袖中一卷,吴歈初谱。
多少长洲荒苑柳,依旧春风眉妩。
可还似、西冷烟树。
佳境莫生分别想,證前修、一例天堂住。
软尘影,漫回顾。
翠筱波微,银钩挂,暝色渐迷烟树。
湘栏还倚遍,向绿阴芳砌,几回闲步。
楼角疏星,柳梢淡月,暗记篆香新炷。
被鹃魂唤起,剩蛛网飞红,燕泥零絮。
又独检芸奁,展冰丝纸,赋春归句。栋花风信暮。
望天外、极断峰回浦。
漫赢得、青衫泪湿,玉笛声寒,凄凉谱出霖铃雨。
怅小屏曲谢,浑不似、旧曾经处。更休问、愁何许。
莺花短梦,都付阳关倦旅。销尽黯然离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