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介然馆道林偶入聚落宿天宁两昔雨中思山遂渡湘饭于南台口占两绝戏之介然住庐山二十年尚能详说山中之胜·其二》
《介然馆道林偶入聚落宿天宁两昔雨中思山遂渡湘饭于南台口占两绝戏之介然住庐山二十年尚能详说山中之胜·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楞伽本在海中央,钵具悬知挂旧房。

不泛木杯惊俗眼,一蓑烟雨渡潇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介然在雨中渡过湘江,前往南台吃饭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介然对庐山山水的深厚情感与熟悉。首句“楞伽本在海中央”以楞伽山比喻庐山,强调其地理位置的险峻与独特。次句“钵具悬知挂旧房”则表达了介然对山中生活的习惯与适应,他的行囊和日常用品都已挂在了熟悉的房舍中。第三句“不泛木杯惊俗眼”则暗示了介然的生活方式与世俗不同,他不使用普通的木杯,而是有着与众不同的饮茶习惯,这自然会引起旁观者的惊讶。最后一句“一蓑烟雨渡潇湘”生动地描绘了介然在烟雨蒙蒙中渡过湘江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也体现了介然从容不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介然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他对庐山山水的深厚情感以及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如梦令·睡眼青阴欲午

睡眼青阴欲午。
当户小风轻暑。
倦近碧阑干,斜影却扶人去。
无绪。
无绪。
落落一襟轻举。

(0)

霜天晓角·乌云汗漫

乌云汗漫。
浊浪翻河汉。
过尽千重魔障,堂堂地、一轮满。
秋光还又半。
檐声初漏断。
不管满身花露,已办著、二更看。

(0)

谒金门·娇点点

娇点点。
困倚春光欲软。
滴尽守宫难可染。
浓欺红烛艳。
寂寂露珠啼脸。
翠袖不禁风飐。
芳径相逢惊笑靥。
日长初睡转。

(0)

瑞鹤仙·正丹翁初度

正丹翁初度。
对花满江城,晓莺欲语。
崆峒在何处。
渐雨过农郊,劝耕问路。
州人争觑。
问坡老、重来是否。
把看灯、传说风流,八境尽图新句。
如许。
老子文章,挥毫立马,脱靴嫌污。
太平易作。
听父老,歌襦袴。
愿使君小住,五风十雨。
重见一粰三黍。
又天边、飞诏殷勤,说相将去。

(0)

高阳台·雨枕莺啼

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
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
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
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
落红点点入颓波。
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
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
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
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0)

金缕曲/贺新郎 闻杜鹃

少日都门路。
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
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
又惊绝、五更一句。
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
臣再拜,泪如雨。
画堂客馆真无数。
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
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
谁不愿、封侯万户。
寂暮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
啼尽血,向谁诉。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