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两无补,称觞自觉非。
病妻常服药,弱女未旋归。
老去风怀减,愁深酒力微。
谁家动春酌,且待蟹初肥。
身世两无补,称觞自觉非。
病妻常服药,弱女未旋归。
老去风怀减,愁深酒力微。
谁家动春酌,且待蟹初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秦凤梁所作的《六十自寿诗八首》中的第八首,通过诗中描述的个人境遇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年华逝去、家庭责任与生活琐事的感慨。
首句“身世两无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认为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或贡献,流露出一种自我审视后的失落感。接着,“称觞自觉非”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我认知的不满足,即使在庆祝生日时,也感到内心并不真正快乐或满意。
“病妻常服药,弱女未旋归”两句,描绘了家庭生活的现状,妻子因病需要长期服药,女儿尚未归来,暗示了家庭的不完整和生活的不易,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成员健康和团聚的深切忧虑。
“老去风怀减,愁深酒力微”则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的激情和活力逐渐减退,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忧愁,酒也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带来明显的慰藉,体现了岁月带来的身心变化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谁家动春酌,且待蟹初肥”一句,以他人的欢庆场景反衬出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同时期待着螃蟹成熟,似乎寄托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未来可能有所改善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细节的呈现,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家庭责任、衰老与孤独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
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
夤缘霁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
回潭清云影,瀰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
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
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
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越女歌长君且听,芙蓉香满水边城。
岂知一日终非主,犹自如今有怨声。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
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
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
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
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
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
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
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