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远》
《浮远》全文
宋 / 周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横障瀰漫恃此丘,长江东骛转湍流。

波间去海无多里,沙际铺淮辄数州。

风势起花山郭暗,潮声侵树野田浮。

无由望彻苍茫外,回首斜阳总是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ǎn
sòng / zhōu

héngzhàngmànshìqiūchángjiāngdōngzhuǎntuānliú

jiānhǎiduōshāhuáizhéshùzhōu

fēngshìhuāshānguōàncháoshēngqīnshùtián

yóuwàngchècāngmángwàihuíshǒuxiéyángzǒngshìchóu

翻译
横阻的障碍弥漫在这座丘陵,长江向东疾驰,水流变得湍急。
海浪之间距离陆地并不遥远,沙滩边缘的淮河两岸绵延数州。
风吹过花山,城郭变得昏暗,潮水涌动,漫过田野和树木。
无法望向远方那苍茫的天际,只能回头,夕阳下满是忧愁。
注释
横障:形容阻碍众多。
瀰漫:遍布、充满。
恃:依靠。
丘:小山丘。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东骛:向东疾驰。
湍流:急流。
波间:海浪之间。
去海:离海。
沙际:沙滩边。
铺淮:淮河两岸。
风势:风的力量。
花山郭:有花的山城。
潮声:潮汐的声音。
野田:野外的田地。
无由:无法。
望彻:望向远方。
苍茫:辽阔而迷茫。
回首:回头看。
斜阳:落日。
总是:总是。
愁:忧愁。
鉴赏

这首诗名为《浮远》,是宋代诗人周弼所作。诗中描绘了江河壮丽而辽阔的景象,以"横障瀰漫恃此丘"开篇,强调了丘陵的屏障作用,暗示了长江的浩渺。接下来的"长江东骛转湍流",形象地展现了长江水势汹涌,向东疾驰的动态画面。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江水与海洋的距离并不遥远,"波间去海无多里",以及沙滩与淮河相连的广阔区域,"沙际铺淮辄数州",这些都显现出江河的壮阔和地理的壮观。

"风势起花山郭暗,潮声侵树野田浮",通过描绘风起云涌、潮水拍打岸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氛围。最后,诗人感慨无法望穿这茫茫江面,只能在"回首斜阳总是愁"中结束,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江的雄浑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幅江河壮美的画卷,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

周弼
朝代: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猜你喜欢

四月望夜见月

半年不见团团月,或是天阴或病中。

镜影偏随今夜满,鬓华不与向时同。

似怜偃仰空檐下,曾照婆娑舞剑雄。

遥想清光千里共,儿孙对此忆衰翁。

(0)

青松社图

天地冲融显至仁,溪头霁月泗滨春。

满林霜雪高标健,在坐簪绅众理循。

草色映窗青共好,棣华联蒂秀双陈。

髯翁偃蹇真奇遇,见此师生数伟人。

(0)

哭孙伯融

陆梁未息竟亡身,谁为祛除四海尘。

币帛敬惟招俊乂,死生端只念君亲。

丹心故国江枫晓,白骨他乡塞草春。

不是交游重相感,几多悲戚为斯民。

(0)

镇守太平杨侯致仕

金虎横腰世爵传,功成谢事享高年。

营家绿野闲方乐,报国丹心老愈坚。

刀剑于今买牛犊,兜鍪自昔换貂蝉。

江城久驻多遗爱,军政承风尚肃然。

(0)

次韵嵩溪悼马

帝选龙驹不泛常,特搜下土遣王良。

蹑云疾足应先逝,恋主真情恐未忘。

月满瑶池飞驭远,尘栖金勒旧槽荒。

如君自有方皋眼,天驷储精午位阳。

(0)

题贤母传

仙尉曾资内助贤,寸心贞洁对青天。

教儿书积千馀轴,守节家居五十年。

独对残灯了机杼,不将明镜照朱铅。

老来福庆人稀有,善行垂光太史传。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