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载月下三湘,露渚风来杜若香。
一片秋声无处著,和愁散入水云乡。
扁舟载月下三湘,露渚风来杜若香。
一片秋声无处著,和愁散入水云乡。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湘江夜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湘江月夜图景。"扁舟载月下三湘",诗人以轻舟为载体,独自在月光下漂泊于湘江之上,展现了江面的广阔与个人的渺小,营造出一种孤独而诗意的氛围。
"露渚风来杜若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细节,清风拂过带有杜若香气的水边洲渚,增添了自然的清新与静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思念。
"一片秋声无处著",这里的"秋声"可能是江面上的波涛声,也可能是风吹落叶的声音,它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无处寄托。
最后,"和愁散入水云乡",诗人将愁绪比喻为无形的水汽,随风飘散,融入到那遥远的水天相接之处,表达了诗人对未知远方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传达了诗人深夜湘江上的孤寂心情和无尽的思绪。
兴事常苦易,成事常苦难。
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
年来上功勋,智者争雕钻。
山河不自保,疏凿非一端。
讥诃西门豹,仁智未得完。
方以勇自许,未恤众口叹。
天心闵劬劳,雨涕为汍澜。
不知泥滓中,更益手足寒。
谁谓邑中黔,鞭箠亦不宽。
王事未可回,后土何由乾。
桧生本修直,此种特殊异。
高不盈寻丈,广乃遍阶砌。
短干自坚强,附枝交荫翳。
森然葆羽攲,隐若虬龙坠。
不知何代有,木老色弥翠。
尝闻古仙者,应化在兹地。
手植有遗迹,深根几千岁。
神灵应护持,道宫存款识。
自此物色繁,因为圃人利。
封殖虽地宜,屈蟠由巧智。
以彼凌云姿,还同蔽牛类。
拳曲如能寿,轮囷不为器。
谁云矫生质,终亦遗世累。
诗伯一留题,禅丛重增贵。
岂若榴柽然,空传草木记。
街西街东鼓逄逄,书生闭门续兰釭。
有美一人娇不语,夜称唐妃领群娏。
敲门索我南圃百尺之飞幢,恍然失之神为愯,绕庭如闻足音跫。
有花嫣然来锦江,炯如真珠滴春缸。
又如锦旆摇长杠,朱唇半启调新腔。
酡颜睡足琉璃窗,天然富贵真无双。
一笑未了千花降,粗桃俗李徒纷厖。
正须林下拜老庞,惜哉胡不居空谾。
倾城倚市众所■,世人共辩珉与玒。
平章比拟言何哤,陋儒抱恨騃且憃。
乃以鼻孔求他邦,我来咨嗟久降?。
对花压酒如流淙,玉壶锦瑟声锵锵。
兴酣弄笔鼎可扛,赏音一洗陵翁?。
诗成绝倒付同调,为我金石相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