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三十》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三十》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醒亦见明月,梦亦见明月。

明月浩平沙,梦时照城阙。

故人十年死,在地已枯骨。

樽酒致颜色,身死泪未竭。

岱云青嵯峨,濡海动一发。

深榛多虎狼,飞鸟五日越。

来何涉崄巇,去何堕飘忽?梦醒月又斜,?气晓蓬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感悟。通过“醒亦见明月,梦亦见明月”的开篇,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景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模糊。明月在梦中与现实中同时显现,象征着心灵深处永恒不变的追求与向往。

接着,“明月浩平沙,梦时照城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明月照亮沙漠,也照亮了梦境中的城市,寓意着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内心的梦想与希望始终如一,如同那不灭的明月。

“故人十年死,在地已枯骨。樽酒致颜色,身死泪未竭。”这四句则转向对逝去友情的哀悼。即使故人已逝,但心中的怀念与思念却如同泪水般不断流淌,无法停止。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生者与死者的情感状态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岱云青嵯峨,濡海动一发。”岱云指泰山之云,濡海则是海水。这两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起伏、世事无常的感慨。云的高耸、海的波涛,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变化,提醒人们要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落。

“深榛多虎狼,飞鸟五日越。”这两句描述了险恶的自然环境,以及生命在其中的艰难生存。深林中有猛兽,飞鸟也要经历五天的迁徙才能越过障碍,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不易与坚韧。

“来何涉崄巇,去何堕飘忽?”这两句提出了对生命旅程的疑问,无论是来时的艰难还是去时的飘忽,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命运不可预知性的感慨。

最后,“梦醒月又斜,?气晓蓬勃。”梦醒后,月亮已经偏斜,象征着梦境的结束和现实的回归。而清晨的空气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暗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的来临。整首诗在对比与转折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情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赏花

湖上花光何处寻,朱朱白白自成林。

衰年何预伤春事,闲客犹怀爱物心。

欲堕每愁风骤起,正开却要日微阴。

兰亭禹庙平生事,一榼芳醪莫厌深。

(0)

涪州

古垒西偏晓系舟,倚栏搔首思悠悠。

欲营丹灶竟无地,不见荔枝空远游。

官道近江多乱石,人家避水半危楼。

使君不用勤留客,瘴雨蛮云我欲愁。

(0)

夏夜四首·其一

夏夜谁知亦自长,幽居渺在水云乡。

月侵竹簟清无暑,风度衣篝润有香。

栖鹊自惊移别树,流萤相逐过横塘。

放翁尚苦馀酲在,细绠铜瓶落井床。

(0)

秋怀十首·其六

曩得治中俸,湖山偶卜居。

身尝著禾谱,儿解读农书。

遇事绝欣厌,接人均戚疏。

乾坤虽浩浩,等付一蘧庐。

(0)

雨夜排闷二首·其一

羸病愁灯影,羁怀怯雨声。

新秋忽已半,垂老若为情。

金印儿嬉事,青编身后名。

何如破窗下,袖手送馀生。

(0)

怀昔

偶住人间日月长,细思方觉少年狂。

众中论事归多悔,醉后题诗醒已忘。

鼍作鲸吞吁莫测,谷堙山堑浩难量。

老来境界全非昨,卧看萦帘一缕香。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