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立秋日偶书》
《山中立秋日偶书》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

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

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

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

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

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山中立秋之日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先,开篇“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以风动蝉鸣和林间静卧的场景,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初秋的氛围之中。蝉声的杂乱与林间的宁静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接着,“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两句,通过描绘山间清澈的池水和逐渐消散的暑气,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凉爽与宁静,同时也预示着自然界由盛转衰的规律。

“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则以奇特的想象,将远处的山峰比作云中的琼楼,既展现了山峰的高耸与神秘,又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美感。

“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溪边石头上的情景,内心充满了悠远的思绪。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静。

“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表达了自然界万物变化无常、难以捉摸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

最后,“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以诗人的一声长啸引出双飞的白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诗人情感的释放与心灵的解脱,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立秋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哲理之思的完美融合,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旅兴·其四十一

寒灯耿幽幕,虫鸣清夜阑。

起行望清天,明月在云端。

美人隔千里,山河杳漫漫。

玄云翳崇冈,白露凋芳兰。

愿以绿绮琴,写作行路难。

忧来无和声,弦绝空长叹。

(0)

睢阳学舍书怀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0)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0)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0)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0)

迁居临皋亭

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

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

虽云走仁义,未免违寒饿。

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

岂无佳山水,借眼风雨过。

归田不待老,勇决凡几个。

幸兹废弃馀,疲马解鞍驮。

全家占江驿,绝境天为破。

饥贫相乘除,未见可吊贺。

澹然无忧乐,苦语不成些。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