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莲花漏送宗正多尔济巴勒公惟中赴淮东监宪任》
《赋得莲花漏送宗正多尔济巴勒公惟中赴淮东监宪任》全文
元 / 周伯琦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漏壶皆古制,此制独精奇。

昔自远公创,今传燕地规。

范金筒有量,剡木箭相宜。

翠盖旁承注,芳心递转移。

潜机分昼夜,浮刻定干支。

颇忆仙人掌,还疑太华池。

警更严国典,嘑旦肃官仪。

淮甸谯楼丽,韩铭款识垂。

绣衣朝发令,编户业趋时。

祇恐徵书促,听筹觐玉墀。

(0)
鉴赏

这首元代周伯琦的诗《赋得莲花漏送宗正多尔济巴勒公惟中赴淮东监宪任》以莲花漏为题材,表达了对宗正公宗惟中赴任淮东监察职务的祝福与期许。诗人首先赞美了莲花漏这种古代计时器的独特设计,追溯其源于远公创制,流传至今且在燕地仍有遵循。接着,他细致描绘了漏壶的构造,如金筒定量、剡木箭配合,以及翠盖承注、刻度分明的日夜交替和干支标识。

诗中融入了对仙人掌和太华池的联想,增添了神秘与高雅的气息,同时强调了漏壶在国家典章中的重要性,它警醒着官员们遵循礼仪,按时履行职责。淮甸谯楼的美丽和韩铭的铭记,进一步突显了漏壶的历史地位。诗人祝愿宗正公如同绣衣使者,清晨发布政令,引领编户百姓顺应时势。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宗惟中匆匆赴任的担忧,担心文书催促过急,他只能倾听漏壶的声音,尽快准备前往朝廷述职。整首诗寓情于物,既赞美了莲花漏的工艺之美,又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职责的严肃态度。

作者介绍

周伯琦
朝代:元

(1298—1369)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猜你喜欢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三

曳杖青苔岸,系船枯柳根。

德公方上冢,季路独留言。

已占蒲鱼港,更开松菊园。

从兹来往数,儿女自应门。

(0)

送孔郎中赴陕郊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

使君来自古徐州,声震河潼殷关右。

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北临飞槛卷黄流,南望青山如岘首。

东风吹开锦绣谷,渌水翻动蒲萄酒。

讼庭生草数开樽,过客如云牢闭口。

(0)

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父斋素祈雨,不至,二首·其一

白简威犹凛,青山兴已浓。

鹤闲云作氅,驼卧草埋峰。

跪屦若可教,卜邻应见容。

因公问回老,何处定相逢。

(0)

盐官绝句四首·其四僧爽白鸡

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

(0)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仙游潭五首·玉女洞·其九

洞里吹箫子,终年守独幽。

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

岁晚杉枫尽,人归雾雨愁。

送迎应鄙陋,谁继楚臣讴。

(0)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楚人少井饮,地气常不泄。

蓄之为惠泉,坌若有所折。

泉源本无情,岂问浊与澈。

贪、愚彼二水,终古耻莫雪。

只应所处然,遂使语异别。

泉傍地平衍,泉上山嵽嵲。

君子慎所居,此义安可缺。

古人贵言赠,敢用况高节。

不为冬霜乾,肯畏夏日烈。

泠泠但不已,海远要当彻。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