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庐僻陋那堪比,谢墅幽微不足攀。
何似嵩峰三十六,长随申甫作家山。
陶庐僻陋那堪比,谢墅幽微不足攀。
何似嵩峰三十六,长随申甫作家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和裴令公南庄绝句》。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陶庐僻陋那堪比,谢墅幽微不足攀。"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偏远的居所,"陶庐"和"谢墅"都是古人隐逸之地的代名词,表明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超脱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那堪比"暗示了这种居所虽然简陋但却有其独特之美,而"幽微不足攀"则说明这些隐逸之地难以触及,保持着一种神秘和不可侵犯的状态。
"何似嵩峰三十六,长随申甫作家山。"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嵩山三十六峰的赞美,这里的"申甫"是唐代隐逸诗人孟山人的字,"作家山"则意味着这座山成为了他隐居的地方。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和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诗意生活。
私心常恻恻,家人亦皇皇。
临晨惨将别,镫烛俨华妆。
斯须不可留,奄忽掩辉光。
余事勤槥椟,僮御尚匆忙。
独无可究理,起坐但彷徨。
午景照正中,始觉夏日长。
恍恍疑有凭,惊风自飘扬。
出入安所习,触目成悲伤。
洞房遽已静,素帷夕复张。
幼子初学语,呕哑在我旁。
抚此平生欢,弥用摧中肠。
霞卷云舒映树明,花如妩媚向人倾。
仙翁染翰饶诗兴,学士停骖傲物情。
有限光阴春事老,无端风雨莫愁生。
明朝扫地红英遍,却待寻芳出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