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萍渔稿。问君家、当年笛谱,赏音多少。
百尺楼头明月满,缘底泪痕双照。
料别恨、天涯曾抱。
却美清才兼福慧,有声声、琴瑟赓同调。
馀韵歇,画梁绕。论交两世苔岑好。
怕重提、东华联巷,雪泥留爪。
卅载沧桑增感触,知否杜鹃啼老。
奈老尚、风尘潦倒。
倘念故人犹有子,勉循良、最待三年报。
应许夸,阿翁灶。
快读萍渔稿。问君家、当年笛谱,赏音多少。
百尺楼头明月满,缘底泪痕双照。
料别恨、天涯曾抱。
却美清才兼福慧,有声声、琴瑟赓同调。
馀韵歇,画梁绕。论交两世苔岑好。
怕重提、东华联巷,雪泥留爪。
卅载沧桑增感触,知否杜鹃啼老。
奈老尚、风尘潦倒。
倘念故人犹有子,勉循良、最待三年报。
应许夸,阿翁灶。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词人左锡嘉的作品,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友谊与怀念的故事。开篇“快读萍渔稿”,似乎是在邀请读者品味朋友的文稿,引出对往昔共同欣赏音乐的美好回忆。"当年笛谱,赏音多少",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音乐共鸣。
接着,词人通过“百尺楼头明月满,缘底泪痕双照”描绘了分别时的场景,月光洒在楼上,泪痕映照,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料别恨、天涯曾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天涯相隔的悲凉。词人赞美朋友才华横溢,不仅琴瑟和鸣,还富有智慧和福气。
“馀韵歇,画梁绕”形象地写出音乐的魅力已消散,但仍回荡在梁间,象征着友谊的长久。接下来,“论交两世苔岑好”表达出跨越世代的深厚友情,而“怕重提、东华联巷,雪泥留爪”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词人感叹岁月沧桑,不知友人是否还记得他们之间的约定,"奈老尚、风尘潦倒",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担忧。然而,他仍鼓励友人要有信心,期待着三年后的回报。最后,“应许夸,阿翁灶”以长辈的口吻,祝愿友人能有所成就,延续家族的荣耀。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又融入了人生的哲理,展现了左锡嘉深厚的艺术功底。
轺车六月出炎荒,极目西南驿路长。
孺子亭前方祖别,滕王阁外又他乡。
琴囊书箧非天使,瘴雨蛮烟总夜郎。
剑引丰城牛斗气,杯沾湘泽芷兰香。
五溪疆域通殊服,六诏衣冠接越裳。
时听啼猿过楚峡,不逢回雁自衡阳。
云山在处皆王土,棫朴多年遍鬼方。
周室作人歌寿考,汉家求士待贤良。
文章谁解称司命,留滞余方困太行。
雌伏尔时甘守黑,骏图谬寄得飞黄。
黔中自古称遐俗,徼外于今息启疆。
罗网并收麟凤侣,干戈已易艺文场。
坐看茅茹征王国,兼采葑菲重帝廊。
荐士敢当车马锡,贤书亦欲有辉光。
旧德推荀里,名家有杜陵。
恩曾金马诏,洁是玉壶冰。
孤愤心常切,承颜念每兴。
百年欢易尽,六载意堪矜。
夜永清霜苦,愁长白发增。
岁华甘自老,月旦许同称。
使节风频采,鸿名荐屡登。
潜幽光始发,里颂喜初腾。
和致祥俱集,福先寿作朋。
求忠仍以孝,祖武世相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