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七》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七》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我本山泽民,浪迹随渔樵。

岂意蒙齿录,置身事清朝。

矧居翰林场,交好皆英僚。

岁时遇伏腊,诗酒常见招。

壮怀固浩浩,白发何萧萧。

醉来目云汉,寂默神弥超。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从山野隐士转变为朝廷官员后的心境变化。

首句“我本山泽民,浪迹随渔樵”,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原本只是山野间的一介平民,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与渔夫樵夫为伴。这种生活状态与官场的忙碌形成了鲜明对比。

接着,“岂意蒙齿录,置身事清朝”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进入官场的意外和无奈。他未曾料到自己会成为朝廷的记录者,不得不卷入政治的漩涡之中。

“矧居翰林场,交好皆英僚”描绘了诗人身处翰林院的情景,与众多才华横溢的同僚交往。这既是一种荣耀,也意味着责任与压力。

“岁时遇伏腊,诗酒常见招”表明诗人虽然身在官场,但依然能享受节日聚会的乐趣,与朋友们饮酒赋诗,保持了一定的人情味。

“壮怀固浩浩,白发何萧萧”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感慨。一方面,他有着豪迈的壮志,另一方面,岁月不饶人,白发已生,青春不再,这种对比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醉来目云汉,寂默神弥超”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状态。他仰望星空,内心宁静而超脱,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宇宙的广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从自由自在的山野生活到官场束缚的心理转变,以及在官场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史尉还乌程

与君去年别,君来竟悲喜。

乘马夜访君,备陈昔行李。

五月辞吴中,六月渡扬子。

七月行丧妻,是月子又死。

买棺无橐金,助贷赖知己。

娇儿昼夜啼,幼女饮食止。

行路况炎蒸,悲哀满心耳。

青铜不忍照,憔悴邻于鬼。

八月至都下,少长疾未已。

一婢复嗑然,老媪几不起。

君门日预朝,仆乘贫可耻。

十月补王畿,受代隔岁纪。

闭门陋巷中,闷默阅书史。

初闻君至之,如见湖山美。

今闻君复还,为我谢云水。

故交傥相问,怀抱今如此。

岂乏南飞雁,岂无东下鲤。

自同嵇康懒,作书愁把纸。

(0)

依韵和王中丞忆许州西湖

拍岸千寻水,陪京第一州。

艳光落日改,明月与人留。

细浪差差蹙,深湾曲曲幽。

跳鳞无限乐,春蔓不胜柔。

晚下蛙为吹,闲来叶作舟。

乱禽喧后坞,急雨过西畴。

负笱渔郎去,将雏燕子秋。

跨桥寻岛入,疏窦出城流。

密树能藏马,晴沙自立鸥。

缘何探景备,平昔从公游。

(0)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

青蓑潭上老,赪尾网中鱼。

买作秋盘脍,还思远客书。

越齑橙熟久,楚饭稻舂初。

虽去故乡远,不嫌为馔疏。

(0)

送陶太博通判广信军

平时易水头,不复起边愁。

壮士去来久,寒波空自流。

临塘移鹭羽,隔戍见毡裘。

半似江南美,军和胜宴游。

(0)

郑戭及第东归后赴洋州幕

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

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

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

(0)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十二桧咏

文章老重欲追古,便作帝宫苍桧诗。

青葱玉树传杨子,盘屈洪桃见左思。

龙鳞已爱松身直,珠实还看柏叶垂。

秀木艳丛那可拟,但将霜雪定坚姿。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